以爱之名

阅读《母爱的羁绊》的时候,注意到了篇首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论孩子》,首句写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查了一下,发现刚好有一部以此为题的电视剧。10集的篇幅,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评论称之为台版”黑镜“,不过黑镜在讨论科技与人文,而这部剧中科技只是叙事的线索,真正讨论的则是”母爱“。

《妈妈的遥控器》

母亲可以用遥控器一次又一次地倒带儿子的人生,以便让孩子沿着自己预设的路线成长。这感觉如同打电子游戏,母亲是游戏者,而儿子是被游戏者控制着的虚拟人物,闯关失败,可以无限次重来。不同的是,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往往是追求新鲜刺激的冒险者,而剧中母亲则是循规蹈矩的世俗拥鼐者。儿子为了摆脱控制,多次自杀,而可以倒带人生的遥控器使得儿子连死都不能够,唯一的选择就是妥协长大,儿子成年后,身上已然有了诸多母亲的痕迹。

一次被安排的相亲经历之后,儿子又一次尝试夺回控制权。导演给了个开放式结局,没有明确给出这场控制权之争的结果,而最后一个画面着实有意思,也是我个人很关注的一个点。儿子为了打开保险箱拿到遥控器,尝试包括母亲生日在内的各种密码组合,均以失败告终,在自己几乎放弃之后,他才试了用他自己的生日。让儿子意料之外的是,母亲用了儿子的生日作为密码。儿子最后才尝试自己的生日,显然儿子不相信母亲是爱自己的,而讽刺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母亲用儿子的生日做密码,显然在母亲的认知体系中,自己是“爱”儿子的。

这个“爱”是母亲自以为是的爱,母亲用这种“爱”掩盖自己的控制欲,他是否骗过别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至少成功地欺骗了自己。我们无法心安理得地重复做自己觉得不正确的事情,如果确实这么做了,唯一的方式就是先合理化自己行为的动机。而父母之爱,往往是合理化最好的选择,因为父母之爱,最不容易被质疑。以“爱”之名,合理化了自己的控制欲,既然已经合理化,那因爱之故,主体内心深处可能还有些自己如何如何伟大的错觉。

“合理化”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我在这里聊合理化,第一时间想到了前段时间和朋友聊“潜意识”时的场景。当时朋友和我说,你知道关于“潜意识”最让人无奈的一件事是什么吗?那就是潜意识往往是当事人都拒绝承认的。只有被主体拒绝承认的意识才是“潜意识”,因为一个人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潜意识”,潜意识就已经是他完整意识的一部分了。所以你在当事人面前讨论“潜意识”,一方面你注定徒劳无功,另一方面还会让他们本能地觉得你这个人很恐怖。我不知道我对合理化的讨论会不会陷入同样的窘境,尤其是我的讨论直接指向的是世俗中不容置疑的父母之爱。

Oliver·James在《天生非此》开篇指出,子女的性格养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子女对父母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点在婴儿时期以及童年时期尤其明显,这个时期,婴儿必须通过讨好父母(养护人)才能更好地生存。青春期开始,子代进入所谓的“叛逆期”,也即父母所说的翅膀硬了,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这时候其实是给了子女和父母一个共同的成长机会。不同的是,有的父母控制子女受阻后选择了放手,有的选择了变本加厉的控制;相应地,有的子女选择了独立自主,有的子女选择了依赖和逃避。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模式,我想说的是,如果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一个简单易用的遥控器的存在,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不时按下倒带键,因为子女是不成熟的孩子这个观念在他们脑海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不得不说的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始终是孩子的父母,往往是自己没有长大的表现。同样地,觉得父母始终是儿时理解的父母的孩子,即便他/她已经身体长大,甚至也做了父母,在内心深处他/她也依然都是个婴儿。

《猫的孩子》

这一集并没有什么黑科技,故事也足够简单,就是父母攀比孩子的成绩,然后将孩子逼“疯”的故事。与其他几集不同的是,这个故事里面原生家庭是明显的女弱男强,父亲是脸谱化的负面形象,而这更凸显了母亲形象的可悲。

开篇是大家族聚餐,然后一群父母在那里攀比孩子。曾看到过一个说法,没本事的父母才会比孩子,可是这个大家庭里面不乏所谓的“事业成功”的父母。所以说,不是没本事的父母才攀比孩子,而是攀比的父母一定会攀比孩子,因为在攀比的父母心目中,孩子是自己的延伸,自然也是用于攀比的一部分。在成人世界,可用来攀比的东西很多,于是各有所长,攀比过程的伤害系数相对会低很多。而对于孩子而言,一旦建立了唯成绩论输赢的语境,攀比的伤害系数会无限放大,成绩不好几乎等于给孩子判了死刑。

如何才能取得好成绩,母亲任劳任怨提供一切后勤保障,每天耳提面命,督促孩子,同时相信棍棒教育,主动要求家教老师体罚孩子,如是种种,母亲给出的解决方案观众看起来一点都不陌生。而孩子们呢?缺乏正确引导的孩子,为好成绩建立了奇怪的因果关系,最终选择了惩罚更弱小的生命。殴打最后一名来换取自己的满级分,虐猫来换取自己的满级分,无论是哪一种,在孩子眼中,好成绩都是给自己父母的交代,有了一种献祭的味道,既然是献祭,更弱小客体的牺牲,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这里面可悲的是母亲的思维逻辑。儿子拼个满级分,母亲就可以养猫,儿子拼个满级分,就不用请家教,省下来的钱就可以修好屋顶,父亲就会回家吃饭,自己失败的婚姻一下子也和儿子成绩挂了勾。认知的扭曲,起因是生活的艰辛和婚姻的不幸,可是心理不健全的父母,把子女作为了自己爱恨情感的唯一出口,最终结果是,子女背负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也背负了父母精神的虐待和情感的勒索。

包括我们的父母在内,每个人都可能感冒发烧,社会对于身体的疾病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病人也会主动寻医问药。心理问题如同感冒发烧,每个人都会为其所扰,如果每个人都意识到它的存在,积极调节,它也会如同感冒发烧一样稀松平常。不幸的是,社会对于心理的疾病并没有普遍共识,病人不自知,讳疾忌医更是普遍现象。扭曲的认知其传染性比病毒其实更甚,尤其对象是认知本来就不甚健全的孩子。而如何与生活中不顺心,心理受困扰的父母和解,是在彼此的怀抱里,还是在掐死对方的冲动里,这正是这一集讨论的主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答案是后者。

《茉莉的最后一天》

一向乖巧上进的大女儿突然跳楼自杀,母亲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借助科技手段,进入女儿生前的意识,找寻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母亲硕士学历,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教职,在母亲看来自己为了孩子付出和牺牲很多,她自然想不通何以大女儿回报她的方式是一死了之。进入女儿的意识其实是给了母亲换位思考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她知道了女儿真正的兴趣爱好,理解了女儿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最终母亲终于意识到将自己女儿逼向绝境的其实是自己。

父母与子女观点分歧的时候,父母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就可以终结所有的观念之争,因为这个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亲代关系中,子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物质的”被施与者“,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得子女与父母对话的时候本来就没有话语权。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她的固执,这使得对话变得更加困难。“你爸妈的脸都被你丢光了”,“如果不是生你,我……"类似的话,从母亲口中反复说出,却全然不知道这些话的杀伤力。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多年的养育给了孩子健康的体魄,但是扼杀自己孩子灵魂的,也往往是以爱之名的父母。父母为子女的付出自然不该被质疑,但是如果将其反复念叨出来,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付出的动机。子女不是父母的理财产品,但是抱着投资的心态为子女付出的父母其实不在少数。

父母亲情,不公平的地方就在于,父母有选择生育子女的权利,而子女并没有选择自己是否出生的权利。如果子女出生在强势父母的家庭,注定要承受来自强势父母的精神虐待。强势的父母为了自己所谓的权威,习惯性地利用自己社会化的思维强词夺理,而且永远不会承认错误(其实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强势父母的思考是基于经验的,而非基于逻辑,这样的父母,自然很难教会自己的孩子明辨是非。子女一旦接触其他思想,来自强势父母的压力就会翻倍,他们不择手段地将子女拉回自己预设的轨道,这种精神虐待有时候比身体虐待更残忍。精神虐待是肆意蔓延的顽疾,破坏的是孩子追寻的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生的意愿。

《孔雀》

这一集有点《阿拉丁与神灯》的感觉。平凡的父母含辛茹苦将女儿送入管理严苛,一切以成绩为导向的重点高中。校园里有一只孔雀,你可以用自己拥有的东西与它交换你所觊觎的东西。女儿虚荣心作祟,用自己的绘画天赋与孔雀交换了金钱,转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与孔雀交换了第一名。交换的结果显现之后,孩子们失去了被交换之物才知其重要。剧集的前半段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则寓言童话,直到后半段母亲参与进了交换中,整部剧才有意思起来。

将重点高中变成普通学校,就可以换回女儿的正常,这是孔雀开给母亲的交换条件。这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交易,之前为了女儿愿意倾尽自己所有的母亲,这个时候却拒绝执行这个交换。有评论指出,这个位置母亲形象的反转不合理,我却觉得,母亲形象完全没有反转,她为了女儿上名校而辛苦付出的执着其实就是她后来拒绝名校变普通的偏执。

子女读名校,是为了子女好,是的,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又有几个父母会承认,子女上名校其实也是自己的谈资。我在这里指出后者,不是为了否定前者,好胜心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演变为虚荣心就另当别论了。女儿在弟弟和父亲协助下,完成了孔雀的交换条件,名校取消了很多严苛的管理制度,搞笑的一幕发生了,体制化的学生和家长们主动要求恢复之前的状态。其实母亲的思维逻辑并非个例,没有人愿意接受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因为你否定的不是这件东西本身,而是所有为之趋之若鹜的人的努力。

最后的最后,母亲用自己交换了女儿的正常如初,母亲“失踪”,变成了孔雀本身,故事至此结束。这是母亲为了女儿心甘情愿的牺牲,可是在这里观者却看不到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地方。这个荒诞的故事结束了,母亲最后成了笼子中的孔雀。至于孔雀影射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光鲜亮丽的孔雀指代的应该就是人类的虚荣,虚荣者通过交换可以拥有一切,但是他逃离不了自己笼子,也即意味着虚荣者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自由。

《必须过动》

这一集很”黑镜“,架空的时代,女性由政府统一分发胚胎,然后抚育后代,政府定时组织定级考,考试成绩决定家庭的阶级,这背后的逻辑是,子女成绩好坏源自于母亲教育的好坏。如果子女成绩糟糕,母亲也会受连累,除非可以证明分发的胚胎是劣质胚胎。于是在女儿成绩不好的时候,母亲为了避免自己失去目前拥有的物质条件,让女儿扮演过动症,而女儿不知道的是,一旦自己被确诊为过动症,就会被政府回收销毁。

如果说《妈妈的遥控器》一集还是"母爱"和"控制"杂糅,这一集则只剩下了"控制",而且还直接指出了隐藏在母爱背后的自私。我从来不觉得,自私是不对的,自私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就像孩子从一出生那一刻他就需要争夺资源,争夺父母的关注,以便使得自己更好的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私其实是生物延续,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自私是需要被批判的。在我看来,真正需要被审视的是被掩盖的自私,或者说披着母爱外衣的自私,自私如果混杂了虚伪,才是恐怖的。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却也是唯一选择,在亲子关系的开始,就是孩子为了获取亲代抚育而对父母的讨好,所以子女除了选择爱父母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父母对子女的爱呢,他可以是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他一定不是唯一选择。子女在有独立意识之前,一定是爱父母的,子女也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但事实上父母对子女之爱有时候没那么纯粹,毕竟社会用法律约束的是父母的行为(义务)而非爱这种情感。自私的人一旦做了父母,他们会将对子女的付出理解为投资,在投资者看来,投资就要有回报,一旦失败就要及时止损。子女不是父母的人生的延续,也不是父母未竟梦想的补偿,更不是父母攀爬物欲之塔的阶梯。悲哀的是,自私者是不会认同这句话的。

这一集有乌托邦的元素,《天生非此》里面提到了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层本质:"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将孩子集中照看,以便父母腾出手去工作",学校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有了点资本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乌托邦社会,政治教育的引入,使得学校教育又有了“统一思想”的功用,当教育变得不容置疑的时候,教育本身其实也就禁不住推敲了。乌托邦社会,一切都被“合理化”地安排,人性和天赋被视为异端,这样的社会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功利和庸俗,于是人也会一步步走向自私和无聊。但是,作为旁观者以及可能的亲历者,我真的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那就是走向自私的是父母,走向无聊的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