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守望者

我想证明M的存在,我又想证明M的不存在,这是矛盾的,不矛盾的是,这两个证明我一个都证明不出来

0%

安装依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
git \
libblas-dev \
liblapack-dev \
libmumps-dev \
libparmetis-dev \
libhypre-dev \
gfortran \
mpich \
sudo \
cmake \
ca-certificates \
less
1
2
mkdir elmerfem
cd elmerfem

下载源码到 repo目录

1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ElmerCSC/elmerfem.git repo

创建编译目录build并进入

1
2
mkdir build
cd build

编译Elmer:

1
2
3
4
5
6
7
8
#Without MPI:
cmake -DCMAKE_INSTALL_PREFIX=/path/to/inst ../repo

#With MPI:
cmake -DWITH_OpenMP=TRUE -DWITH_MPI=TRUE -DCMAKE_INSTALL_PREFIX=/path/to/inst ../repo

make
make install

其中/path/to/inst是软件的安装目录,下同

编译ElmerGUI:

软件默认使用的还是QT4,在 Ubuntu 20.04 的源中已经移除了QT4相关包,因此换用QT5,首先安装如下依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ith ElmerGUI,USE QT4
#sudo apt install libqt4-dev libqwt-dev
#With ElmerGUI,USE QT5
sudo apt install liboce-modeling-dev \
liboce-foundation-dev \
qtscript5-dev \
libqt5script5 \
libqt5widgets5 \
libqt5core5a \
libqt5gui5 \
libqt5help5 \
libqt5opengl5 \
libqt5opengl5-dev \
libqt5svg5-dev \
libvtk6.3 \
libvtk6-dev \
libvtk6.3-qt \
libvtk6-qt-dev

新建配置文件 elmer.cmake

1
vim ../elmer.cmake

输入如下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ET(WITH_MPI TRUE CACHE BOOL "")
SET(WITH_LUA TRUE CACHE BOOL "")
SET(CMAKE_BUILD_TYPE "RelWithDebInfo" CACHE STRING "")
SET(WITH_Mumps TRUE CACHE BOOL "")
SET(WITH_Hypre TRUE CACHE BOOL "")
SET(Hypre_INCLUDE_DIR "/usr/include/hypre" CACHE PATH "")
SET(WITH_ElmerIce TRUE CACHE BOOL "")

SET(ELMER_SOLVER_HOME "/usr/share/elmersolver" CACHE PATH "")

# ElmerGUI related.
SET(WITH_ELMERGUI TRUE CACHE BOOL "")
SET(WITH_OCC TRUE CACHE BOOL "")
SET(WITH_VTK FALSE CACHE BOOL "")
SET(WITH_PARAVIEW TRUE CACHE BOOL "")
SET(WITH_QWT FALSE CACHE BOOL "")
SET(WITH_QT5 TRUE CACHE BOOL "")
SET(QWT_LIBRARY "/usr/lib/libqwt-qt5.so.6" CACHE FILE "qwt library file name")

其中WITH_ElmerIce控制 ElmerICE模块编译,WITH_QT5使用QT5生成界面,QWT_LIBRARY用于手动指定依赖库。

最后,执行编译安装:

1
2
3
cmake -C ../elmer.cmake -DCMAKE_INSTALL_PREFIX=/path/to/inst ../repo
make
make install

运行ElmerGUI:

使用完成路径启动 ElmerGUI

1
/path/to/inst/bin/ElmerGUI

如有必要,可以将/path/to/dist/bin加入到系统PATH变量,之后可以直接使用 ElmerGUI命令启动软件

Ref:

https://github.com/ElmerCSC/elmerfe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2Lvk-hEkc&ab_channel=elmerfem

《大江大河2》剧终。因为之前看过前作,所以自然而然地追了续集。第二部中,宋和程家的矛盾激化,最终走向了离婚。作为观众,很多人都会把自己以及身边的一些人代入角色,我也不例外。我这里不想讨论剧情,只是想就一些问题做一些可能偏颇的分析。以下讨论仅限于剧版情节,不涉及原著。

为什么精明算计的程家却培养出了程开颜?

剧中程家大儿子不成器,观众都觉得毫不意外,但是对于程开颜( 后续简称C) 的性格特点,很多人都感觉剧情设置不合理,甚至于觉得编剧有为了美化主角而故意黑程家的嫌疑。C 可以骄纵(分厂厂长女儿)、可以不思进取(和宋比起来所有人都可以说是不思进取的),这些都没问题,问题是把精神控制玩得炉火纯青的程家父母,为什么教育出来的女儿却完全不通人情世故,这就好比,父母是厚黑学导师,女儿对人性的理解却依然停留在儿童阶段。

个人觉得两点原因。首先,精神控制的父母,其子女也注定是精神控制的对象。精神控制的父母可以给予子女任何物质条件,但决然不会出让控制的权力,换言之,他们会精心地将自己的控制包装为爱,然后让子女在这种“爱”中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

然后,也是关键的一点,程家父母在子女面前有意地隐藏了自己的精明算计。父母在子女面前必须以身作则,中国特色的泛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要求父母必须成为道德楷模才能出现在子女面前。这也就意味着,即便现实生活中处处勾心斗角,但在子女面前父母也必须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父母长久地在子女面前伪装善良,屏蔽现实人性,这是导致 C 对外人(隋和高夫人)没有任何防备的原因。

宋为什么被怀疑出轨?

在 C 那里,答案是宋具备那个时期男性出轨的条件。这个逻辑初听起来很荒诞,但很遗憾这个逻辑现在还很有市场。我们把性别换一下,一个面容姣好衣着前卫的女性,即便在当下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可能被周围人指责私生活放荡。“荡妇羞辱”现在依然存在,宋被怀疑出轨就一点也不意外。指出这两种情况内在逻辑的相似性,并不是说宋就应该被怀疑,而是借助于后面的例子,可以更容易地解释 C 疑心重的原因。对女性进行“荡妇羞辱”的往往是条件不如该女性的女性或男性。同理,怀疑宋出轨,其实源自于 C 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已经配不上宋的自卑。

C 怀疑宋是因为自卑,程父母怀疑宋的理由则要更复杂一些。因为宋升职,两家权力关系的反转,程父母也有些许自卑,这一点程父母满足,但这个原因不值一提。程家父母怀疑宋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程父母接受不了宋的无瑕疵。是的,宋之所以被怀疑出轨是因为他没有出轨,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更加荒诞。这里先举个小例子,一个小气的人,他必须去论证别人的小气,这样他才能心安理得地每次聚餐都不买单。依照这个逻辑,程父母算计,宋就必须也要算计,程父母善于当面锣背面鼓宋就必须表里不一(不出个轨都说不过去)。从这个角度讲,宋在程家人面前的无瑕疵其实是宋最大的问题,于是程家必须要论证宋有瑕疵,如果确实找不到,那鸡蛋里面挑骨头也要给宋找出点毛病。剧中陶医生出现的时候,刚好是程家拿着放大镜找毛病而不得的时候,即便没有陶医生,程家也会想办法去挖掘个赵钱孙李医生出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程家父母当时患的就是无辞之症。程患无辞,无辞之症,这是病,得治!

C 爱过宋吗?

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刷豆瓣小组,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爱,但爱的程度低于爱自己的父母;二是不爱,C 在婚姻关系中从始至终是自私的。我自己对这两种回复都不接受,我个人倾向于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C 爱过宋吗?抛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 C 是个独立的个体,她可以作为爱这种情感的主体。但剧中 C 的种种表现说明,C 根本不具备独立的人格,所以在 C 的后面讨论爱是无意义的。

心理学上,C 和父母是典型的“共生”关系。C 的自我意识始终都是父母的女儿,这个一直没变过,所以宋其实是和程的父母谈了一场恋爱并结了一回婚,整个过程中借用了 C 的身体而已。从这个角度理解,C “爱”的对象始终是父母,剧中第一部后期,当宋被程家父母相中之后,C 和宋之间撒的糖其实是 C 对扩大了的父母的“爱”。这种“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而是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指出的“共生性的依附”。区分真正的爱和共生性的依附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个体在爱特定对象之外有没有爱其他人、爱生活甚至于爱这个世界的能力。共生性依附的表现是他只“爱”他依附的对象和该对象的扩大化(宋),对其他对象(冯、梁、陶等)则漠不关心甚至天然地怀有敌意。很明显,C 对宋的“爱”完全符合“共生性依附”的特点,基于此,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推论得出,C 其实也是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怜的小引),或者说她并不具有爱自己孩子的能力,除非这个孩子未来成为程父母利益的延展。

这里补充说明一点,共生性依附不等于自私,他们很多时候甚至会对依附对象表现出相当无私的一面。与父母共生的子女,他们没有独立的自我,所以他们事实上都没法爱自己。C 放任自己的小家被原生家庭干涉,就是因为她试图以这种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回馈她一直以来依附的对象。从这个角度看,与父母共生的子女,他们有值得被同情的一面。这些可怜的子女,他们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剥夺了自我(威逼和利诱都是手段),然后在未来自己的家庭关系中迷失,这之后他们只有通过回到原生家庭才能从心理上找回自以为的自己,而离婚只是他们心理上回到原生家庭的手段而已。

宋和程家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宋的交际圈说明,礼尚往来、互相帮衬这些事,宋一样不落,职场打怪升级方面也完全在行。这些行为本质上也都还是交换资源和利益,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剧中程父老谋深算,但宋故意传递敏感的日方谈判资料,控场梁的送行宴,三两句话化解高的挑拨,这些都说明宋的段位也不低。同样是算计(说好听点是运筹帷幄),不能因为宋背后有宏大叙事(东海的利益)背书,程只是为了小家(儿子前程)利益就差别对待。事实上,宋和程父,针尖对麦芒,机心方面难分伯仲,但为什么同样是机心,观感却完全不一样呢?

区别就是是否相信别人有底线。底线,全剧看下来,宋和程家的最大分歧就是底线。底线就是不能突破的红线,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场景下,这条不能突破的红线其实很难明晰,于是讨论底线具体是什么意义不大。但是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是否相信对方有底线,这一点上宋和程家有显著的区别。宋最后将东海谈判托付给马厂,理由是相信马厂有底线,二人虽然工作上多有冲突,但他依然相信马厂有底线;与宋相对的是,在第一次让宋给儿子换工作碰壁后,程父意识到该行为触碰到了宋的底线,但程父还是选择继续加码,以便让宋突破自己的底线。宋相信马厂有底线,于是东海谈判可以继续,程不相信宋有底线,于是矛盾升级最后祸及这个小家庭。

一个人如何理解另一个人,往往取决于这个人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程不相信宋的底线坚不可摧,因为他自己没什么底线;宋相信马厂虽与自己理念不合但仍有自己的底线,是因为宋本身也在坚持着自己的底线。当下的社会,在人际关系中寻找突破口,夹缝中找寻事业机会,这种钻营本身不应该被过分指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相信他人有底线,至少可以提醒自己凡事适可而止,千万不要无所不用其极。

这里说说网上经常被引用的一个例子,大约就是说用金额为 X 的钱,让一个人突破他的底线做不该做的事情,随着 X 数值的不断增加,被测试者总有犹豫的时候。是的,人性就是这么的禁不起挑战,我前面不讨论底线这东西具体是什么也是这个原因,程父对人性脆弱的判断本身没有问题,底线这东西确实也是禁不起挑战的。但程父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低估了有些人的底线可能要相对地更值钱一些。所以对那些总以人性说事,以此来质疑底线存在性的人,我只想回复一句:底线这东西确实靠不住,但当你试图挑战别人的底线的时候,就已经自己暴露了自己没有底线这个事实。

Ref:

  • 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

2020年已经过去,即便这一年似乎还有很多的东西过不去。上一次写年终总结还是九年前,这次重操旧业,没什么特别理由,单纯是想起来了而已。

书籍

萨利·鲁尼《正常人》:看电视剧的同时,顺手买了书,故事情节没什么可说的,心理描写是该书的特色。顺便说一下,这是我读过的最香的一本书。别想多了,这里所说的“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香”。

李银河《活过、爱过、写过:李银河自传》:前半部分是自传,后半部分整个是研究总结。怎么说呢,前面不是阅读体验友好的自传,后面也不是严谨的社会学研究总结。

林永道《说话的诀窍》:副书名是“解读《红楼梦》言语交际”。书中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大量对话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探讨说话之道。该书作为《红楼梦》的周边来读尚可,读者可以顺道感慨一下曹雪芹这位语言大师著书之用心。至于作者对《红》的理解,随便看看就好,还是那句话,如果沿着反封建这个主旨解读,真真毁了很多人物。

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

沈复《浮生六记》

加缪《局外人》: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存在是荒诞的,可悲的是生命本身意味着存在。

影视

喜马拉雅》:二十余年前的电影了,尤记得听专辑原声是十二年前,今年偶然想起这张原声,搜了一下,然后才意外发现国内视频网站上已经有在线片源了。十余年前各种找片源下载而不得,而现在可以在线直接观看竟浑然无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个机缘,佛家所言如是。当你面前有两条路时,走最难的路。我好奇的是,精明的世人,看到这句话之后,假意感动之余,有几个人能真正放空自己满是算计的大脑呢!

漫长的告别》:这是断断续续艰难看完的一部电影,虽然有些羞于提及,但个人观影的动机确实仅仅是苍井优。老年人赡养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生命的尊严和意义,一部日本的温情电影,挠痒痒般触及了所有这些问题,但可惜的是又都没有深入进去。如果把场景切换到中国的当下,无论导演怎么编织这个故事,我相信观者都必然获得另外一番体验,毕竟前述所有的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悬在中国每个家庭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更可悲的是,疲于奔波的赶路人根本没注意到危机的存在,或者说早就注意到了,但眼前焦头烂额的事太多,这件事再艰难也难以提上关注列表。

《春潮》

想见你》:台剧一贯的小清新、附加上逻辑严密的循环穿越设定。爱情故事只是个壳子,包藏着编剧就想在故事情节上绕晕观众的野心。

Normal People》:正常人,当我们每个人每天被成功学轰炸,不出人头地誓不罢休,以至于搞得所有人都无比焦虑的时候,一部英剧却在讨论心理上成为一个正常人的艰难。男女主的关系,介乎于爱情和友情之间,而这两种亲密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方家庭关系的不足。男主是家庭经济条件导致的敏感,女主则是家庭亲人漠视导致的自我否定。

隐秘的角落》:不想聊太多,说实话,我还是喜欢原著的名字《坏小孩》。

音乐

2020年,鉴于音乐平台隔三岔五就人间蒸发一些曲目,听音乐的习惯重新切换为本地。

万能青年旅店终于在年底发行了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距离上一张专辑整整十年。十年,河北师大附中的少年已经变成了青年;而当年对歌词一知半解的青年陆续步入中年之后,在真正遭遇了大厦倾塌时才明白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生活是多么的侥幸。依旧是乌云密布,仍然有雷声阵阵,意象稍微重复的新专辑更像是一篇长歌行。冬日的午后,不间断地听下来,感受到了一次浓郁情绪的宣泄,就像是某个瞬间,赶路匆忙的男子突然停下来哭泣或者对着另一个路人破口大骂甚至于拳脚相加,而事后追问他原因,他竟然自己也不明所以。

王喂马《梦中八百里》,贰佰《天真的人请你忘了你自己》。两位来自于内蒙古的音乐人,不约而同(也可能是相约)地在今年发行了新专辑。在太原继续假装忧伤的贰佰的依然讲述着自己的别绪离愁,而多伦的王喂马仍是割舍不下仇深似海的故乡的那片草原。

被乐迷戏称为云南之光的腰乐队改名为寸铁,然后发了一张新专辑《近人可读》。依然含糊不清地夹带私货,似乎有所指又暧昧不明。最近才知道,上一张专辑《相见恨晚》里专门用于左右声道测试的《一个短篇》已经在音乐平台下线。现在想想,时代的浪潮中哪有什么左和右,处在中间的帕特里克总是择其利者而从之,失声的人们啊,不要着急,总会有那么一天,所有人都将不合时宜。

刺猬《赤子白仙》,赵子健用一张新专辑证明之前的自己写词确实是最好的。

姜昕《岁月如歌》、张浅潜《星月之河》。个人其实不太想给摇滚额外加“女性”标签,搞得好像这种音乐本身属于男性,女性参与进来就成了需要加以区分的异类。但是说实话,自己真心不知道如何总结这两张专辑。岁月依然如歌,可是当这娓娓道来的歌声不再如泣如诉,注定了一切平淡如生活本身。《星月之河》其实是2019年发行的一张专辑,放在这里仅仅因为个人今年年末才发现并找来听。音乐人极其具有标识度的声音,混杂在各种不稳定的情绪里,听起来仿佛是灵魂出窍后重构自我的过程,有不甘,亦有平静。

存在

哲学中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年前我给这个问题附会上了一个答案:竭尽全力去证明上帝的存在是因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竭尽全力去证明上帝的不存在是因为不相信善的存在。这个回答其实近似于诡辩,因为基于这个逻辑,无论是证明存在和证明不存在,路都被堵死了。那时候写这句话纯粹是因为好玩,哪曾想后来竟然开始思考“善”是否存在的问题了。

“善”是否存在,我们自幼所受得教育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父母是善良的、老师是善良的、邻居老奶奶也是善良的,可是后来所有这些不容置疑的善都陆续出现了反例,父母是精于算计的市井普通人、老师只是万千职业之一、邻居老奶奶其实是”坏人变老“。再后来,与一些人打交道之后才发现,有些人是将”善“挂在嘴上,背后却做着各种精确计算。这类人包装得无比之好,以至于常常被人误以为是你的再生父母,授业恩师,再不济他们也是人畜无害的老人。有鉴于此,纯粹意义的“善“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变得无比地不确定。

人性本恶,西方基督教讨论了半天的”原罪“,然后给出了这个结论。而我们的文化里,目不识丁的小儿就已经熟背”人之初,性本善“。就我个人而言,我其实并不反对人性的恶,我无法认同的是为什么有些”恶“非要以”善“的名义。毕竟,逻辑上”恶“的存在并不会否定”善“的存在,但”伪善“的存在却实打实地会使得对”善的存在“的论证悉数落空。

相信

纯粹的“善“存在或者不存在,这是个问题。我会如前文般粗浅地讨论这个问题,却不想对这个问题下结论。至于原因,说出来可能有点绕,我不愿意不相信”善“的存在。既然纯粹的”善“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不相信他的存在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为什么还要纠结于相信或不相信”善“的存在这个问题呢?

一个事物存在与否与个体相信这个事物存在与否是两码事。就善的存在这个问题,我倾向于论证善的不存在,但是在要不要相信善的存在这个问题上,我却倾向于选择相信。至于原因,首先是逻辑上,对不存在的证明就是要否定他存在的所有可能性,本着逻辑的严谨性,我不想主观上如此草率地下结论。不过如你所知,这个理由其实是最不值一提的理由。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修行修的就是当自己珍视的东西被打碎后该如何自处的状态。对于个人来说,纯粹的善是不存在的这个事实,几近于自己珍视的东西被打碎的状态,而在这个阶段状态下,选择的修行方式就是相信善仍存在于自己所见的恶之外。相信的善的存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与无处不在的恶达成和解的唯一方式。在这里姑且借用网上的一句心灵鸡汤:”你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是你的善良和恶毒都不够纯粹“。当自己本身也不够善的标准,却又没有办法调转方向拥抱恶毒的状态下,相信仍有照亮前方的善的存在,至少可以将自己当下的纠结减轻那么一点点。

临冬

立冬,是为记!

2020年11月7日 更

记录

前段时间,做公司微信公众号的同时也开通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刚推出的时候,我就考虑过要不要开通,当时因为不喜欢微信系统的封闭,所以直接放弃了。这些年来,博客写写停停,虽然记录的习惯还在,但是已经没有发出来的欲望了。连开放的个人博客都疏于打理,封闭的公众号自然也不可能长久维护下去,于是乎自己也仅是为了测试功能随便更新了几篇文章,然后就没有继续了。因为预先就知道自己不可能长久坚持,所以连朋友圈的推广都没做,现在想来,幸好当时没有做任何的推广,这样自己就可以坦然地将关注点从公众号收回,重新切换回过去的模式了。

从去年开始,更新博客的习惯变成了写完基本框架就发出来,然后后期随时修改。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初稿直接发出来,这样可以变相地督催自己后期更新完善,避免电脑中累积一堆半成品;再者,因为网站访问者寥寥,所以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树洞”的角色,加之近来写的诸多内容都属于不说憋屈,说出来矫情,选择这种更新模式,也是方便于后期随意增删前面的内容。

不得不承认,近两年来记忆力的衰退的趋势明显。这可能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可能单纯是年龄的因素。既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此刻去分析原因也没有意义,当下以及未来能做的补救措施也只能是尽可能多地做记录。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尤其是思想上的细微变化,都会是后期关注的点。

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1]}$

秋分,意味着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近几日,断断续续下了几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一早一晚,气温下降的感觉尤其明显。节气的变化,提醒着时间。而既然选择了“时间” $^{[2-3]}$ ,就应该接受时间存在的意义,更应该拥抱时间流逝的意义,是为记。

隐语

以前读《红楼梦》,特别热衷于找寻作者侧面隐写的那些故事,不曾想这种癖好现在扩散到了自己写的东西上面。如上《秋分》,算是一例。这种夹带私货的恶习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戒掉的。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写的东西,意外的是,当年明写的诸事诸景已经忘却了大半,那些暗藏的隐语反而记忆深刻。想来某种程度上,文字本身只是道具,道具之后含糊不清的表情才是过往的精确记录。

伪善

今年以来,入睡基本都是靠听《蒋勋说红楼》催眠,一个变化是,我越来越不反感赵姨娘这个人物了。赵姨娘集合了人性之中大部分的坏,但幸运的是其人心智一般,甚至可以说有些愚蠢,要不然也不至于每次作妖最后都被抓现行(扎小人那次没被抓是马道婆协助,迷信那一套脱离当下现实,所以不再讨论之列)。想想现实中一些如赵姨娘之人,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明里大方暗里算计,因为言语包装得法操作手腕高超,竟然始终不能被人识破。与这些伪善之人比起来,赵姨娘这种坏的明显的人不知道可爱了多少倍。

Ref:

  1. 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2. 张小娴《谢谢你,离开我》
  3. 尧十三《旧情人,我是时间的新欢》

问题概述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的几何光学(Geometrical Optics)接口同时支持单色光和复色光计算,但是这里的复色光只允许定义不同的波长以便进行光路计算。对于需要考虑功率和强度分布的情况,因为软件只能指定总的辐照强度而无法指定每个波长的辐照强度,所以并不适用于评估实际太阳光辐照的功率分布。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基于软件的现有功能,实现太阳光能量光谱的表征。

太阳能光谱

太阳辐照光谱随时间和位置变化,如下图 $^{[1]}$ 所示,目前广泛采用的标准太阳能光谱是AM0(大气层外)和AM1.5(陆地),前者平均辐照强度是1366.1 $W/m^2$ ,后者为1000 $W/m^2$ 。

实际数值模拟中,通常采用离散的太阳光光谱以方便计算。离散的太阳光数据曲线和实际太阳光数据曲线关系如下图 $^{[2]}$ 所示。

对于连续的波段,取其特征波长,积分可得到其辐照强度占总辐照强度的权重比,基于此,上图可以改写为如下表示形式 $^{[3]}$ 。

波段 特征波长 权重因子
0.295-0.40 0.374 0.0267
0.40-0.43 0.416 0.0275
0.43-0.45 0.441 0.0244
0.45-0.47 0.460 0.0291
0.47-0.49 0.480 0.0320
0.49-0.51 0.500 0.0327
0.51-0.53 0.520 0.0323
0.53-0.55 0.540 0.0322
0.55-0.57 0.560 0.0319
0.57-0.60 0.585 0.0473
0.60-0.63 0.615 0.0473
0.63-0.66 0.645 0.0475
0.66-0.69 0.675 0.0456
0.69-0.73 0.709 0.0537
0.73-0.78 0.753 0.0591
0.78-0.83 0.804 0.0562
0.83-0.89 0.857 0.0623
0.89-0.99 0.953 0.0606
0.99-1.06 1.024 0.0565
1.06-1.21 1.129 0.0621
1.21-1.52 1.274 0.0649
1.52-2.20 1.642 0.0681

COMSOL表征

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并不复杂,很容易想到,使用单色光模式,每个频率单独计算,辐照功率乘以每个频率下的权重因子,然后将计算结果累加到一起即可。如果频率比较少,可以直接手动操作;如果频率比较多,如本例中包含22个典型频率,手动操作就会比较麻烦而且显得不甚明智。对于较多频率的情况可以借助COMSOL with MATLAB编程实现,不过相关过程本文不做讨论,下面只给出完全基于COMSOL软件自身功能的实现过程。

  1. 首先以内插函数的形式导入特征波长( $\lambda$ )和权重因子( $w$ )之间的关系: $ w=f(\lambda)$ 。

  2. 同前,选用单色光模式,单色光波长为 $\lambda$ ,辐照总功率设置为 $1000w W/m^2$ 。

  3. 启用参数化求解,对参数 $\lambda$ 执行扫描,参数列表参照上表,依次输入即可。

  4. 求解完成后,包含所有波长和所有时间(射线追踪求解本身是含时间的瞬态分析模式)的计算结果都保存在数据集“ $sol1$ ”中。

  5. 本例中对经聚光透镜汇聚的太阳光进行了计算,不同频率太阳光光路如下图所示,显示效果需要,这里仅显示了高中低三个频率。

  1. 接下来的结果后处理过程是本文关键,默认地用户一次只能查看特定频率和特定时间下的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对所有频率的结果求和,需要使用软件内置的一些特殊的算符 $^{[4]}$ 。本例中输入的用于后处理的表达式为: $sum(withsol(‘sol1’,expr, setval(t,1[ns]),setind(\lambda, i)), i, 1, 22)$ 。其中, $sum$ 表示求和, $withsol$ 表示在特定的解( $sol1$ )中提取数值, $expr$ 是用户预期提取的变量; $setval(t,1[ns])$ 表示对 $t=1[ns]$ 时刻的结果做操作, $setind(\lambda, i)$ 配合随后的 $i, 1, 22$ 表示提取所有参数 $\lambda$ (从第1到第22个)所对应的计算结果。因为要遍历数据解,该绘图过程耗时相对较久。

  2. 本例中对底部的太阳光辐照表面的光照强度进行了提取,经由上一步操作,对所有频率求和得到的光功率分布(典型的高斯光束)如下图所示。

Ref:

[1] Standard Solar Spectra | PVEducation[EB/OL]. [2020-08-07]. https://www.pveducation.org/pvcdrom/appendices/standard-solar-spectra.

[2] 吴贺利. 菲涅尔太阳能聚光器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3] R. Fu et al., “Design of broadband SOG Fresnel lens for GaInP/GaInAs/Ge multi-junction concentrator solar cells,” Malang, East Java, Indonesia, 2014, pp. 58–62, doi: 10.1063/1.4897028.

[4] COMSOL, 2020. COMSOL Multiphysics reference guide (for COMSOL version 5.5, www.comsol.com).

一个多月前,因为主演是郝蕾的缘故,在豆瓣将《春潮》标记了“想看”,不过疫情期间百无聊赖的自己却迟迟没有按下播放键,倒是现在,连续工作了一天的自己却忙里抽闲有了观影的兴致。关于这部电影,解读的方式有很多,此刻我仅想从“控制”的角度聊聊个人看法。

控制的原因

剧中母亲(姥姥)的控制行为自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可是控制欲的心理基础又是什么呢?这才是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自恋。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在《母爱的羁绊》里面论述了自恋型母亲的控制欲,剧中母亲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通过自我牺牲强化他人愧疚感来实现人际关系的剥削,这些都是自恋者的典型特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婴儿三岁前基本处于自恋状态,认为整个世界是围绕着自己运行的。如果婴儿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从自恋中走出来,后续就很容易演变为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认为世界是自身的延伸,当自恋者自身成为母亲后,他的子女(尤其是女儿)因为是自己生养的,更理所当然地是她自己的一部分,既然被认为是自身的一部分,那控制他(们)也就在所难免。

用心理学中的自恋来论述本剧中母亲的控制欲,简单有效但未免粗暴了一些。但结合剧中母亲自身的成长经历,经历过男女关系会导致被批斗的荒诞年代,婚姻是阶级上升的手段,婚后需要补贴自己的家庭,对两性关系淡漠甚或厌恶。如是种种,都使得观者没办法将母亲的控制欲简单归于自恋。事实上,我个人对剧中母亲控制欲来源的理解更倾向于认为是她对女性身份的不安全感。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和奥利弗·詹姆斯《天生非此》都指出,生理因素并非是女性成为女性的主因,女性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教育成了社会所需要的“女性的”样子。于是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对自己身份产生不认同,这种性别焦虑导致的不安全感,其实更容易成为控制欲的心理基础。

母亲不分场合地提及自己前夫的劣行,反复强调“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尤其是在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面前,这其实是母亲对自身女性身份不认同的体现。“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是女性注定被男性伤害,所以女性构不成自身的安全保障。于是女性与男性的关系变成了要么被男性伤害要么控制住男性从而免受伤害。从这个角度理解,坚信“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是母亲不认同自己女性身份导致的不安,然后为了摆脱这种不安,她选择控制男性以及身边的所有人,剧中其实也提到,母亲后来在情感上接受老周的一个前提就是他比较听话,让戒酒就戒酒,换言之就是,老周比较好控制,减弱了母亲作为“受害者”的不安。

对女性身份不认同的另一个体现母亲对女儿第一次例假的反应:“怎么来这个了”。母亲对女性身份的不认同,使得她认为生育是女性讨好男性的一种手段。在那个结婚等同于生育的年代,她自己利用了这个手段实现阶级转换,于是自己女儿的性成熟对她而言是一种被统治者拥有了武器的威胁。母亲对女性身份的偏见表现为功利化婚姻和生育,而最后异化为在亲密关系对他人的控制。

(2020年6月20日)

控制的方式

剧中母亲控制女儿以及外孙女的手段堪称教科书级别。罗纳德·理查森在《超越原生家庭》中指出家庭成员始终处于三角关系中,扮演的三个角色分别是:迫害者,受害者,解救者。剧中母亲给观众的感觉是迫害者的角色,但是对这个角色稍作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她在不同的故事(可能是失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仅是单一的“迫害者”角色,那还真称不上教科书级别。

受害者:

母亲的叙事中,父亲被描述为大流氓,家庭不幸都是父亲的责任。剧中女儿记忆中的父亲形象与母亲的叙述明显不同,但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母亲就是在撒谎。事实上,我个人更倾向于母亲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最多也就是细节有些添油加醋。母亲可怜的地方在于自己经历了不幸的婚姻,但既然已经走出了这段关系,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淡化过去,或者说选择性遗忘(其实这也是大部分人面对痛苦过去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剧中母亲却反其道而行之,即便在父亲去世多年后都反复去讲述父亲的不堪过去,不遗余力地去强化父亲”迫害者“的身份。

强化父亲“迫害者”的身份,也即强化自己受害者身份,扮演”受害者“或者说反复强化自己”受害者“身份,这是家庭控制的必用手段,往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因为受害者可以从情感上去要求第三方(往往是子女)去充当解救者的角色。母亲在老周准备对她有亲昵之举的时候,重提和前夫的旧事,也是类似操作,这看似破环气氛的行为其实正是为了强制要求老周去扮演”解救者“角色。既然是解救者,自然是不能伤害受害者的,但老周可能不知道的是,不能伤害受害者的首要一条就是要无条件接受受害者的控制。

解救者:

和谐的家庭关系中,解救者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往往是融洽家庭关系的黏合剂。解救者出现的前提是受害者正在面对来自迫害者的压力,所以受害者对解救者具有天然的信任,而这份信任在另一个层面上其实是解救者对受害者实施精神控制的基础,剧中的母亲不止一次利用了这一点。

母亲对自己婚姻的叙述中,她首先是受害者身份,但在论述自己改变婚姻现状的所作所为时,她变成了解救者身份,她的行为动机被自己论述成”为了女儿“。指出这一点并不是为了否认这一点,一个简单的行为背后可能包含多重动机,”为了女儿“自然是真实存在的动机之一,但是后续反复提及并单独强调这一点,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曾经的”受害者“情感勒索了。

类似的行为还有,剧中母亲强调缺衣少食的日子里自己不舍得吃穿也要给家人好吃好穿,自己多年没有再嫁是为了照顾女儿。母亲的自我牺牲,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必然是真实存在的,而强化自己牺牲感,维护自己解救者身份(这时候迫害者是生活本身),一方面是为了对女儿情感勒索,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合理化自己的控制行为。既然自己当年是真的牺牲了自己,这一点毋庸置疑,于是当下让你们(受害者)接受控制也是合情合理,更何况来自解救者的控制还是为了你们好。以控制为目的的解救者除了前述的自我牺牲型,还有一种”法力无边“型,后者会频繁在受害者面前强调自己的能力,或者强调别人的无能。典型的,父母给子女灌输别人家某种条件不如自己家(你能有今天,还不是因为我……),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向亲朋显摆自己教子有方,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自己解救者身份从而更好地控制受害者。

如前所述,解救者出现的前提是存在迫害者和受害者,如果没有,为了实现对受害者的控制,那就只能虚构一个受害者和迫害者关系出来。剧中母亲、女儿、外孙女也是典型的三角关系,当外孙女短暂偏向女儿表现出不受控迹象的时候,母亲选择在外孙女面前讲出女儿曾经想过“杀了外孙女”(流产)的旧事。这种挑拨离间的结果是将女儿和外孙女推向迫害者和受害者关系,而自己就可以作为解救者(将存折给外孙女)身份坐享解救者天然的操控权力。这一回合,母亲没有虚构事实,但却虚构了“受害者”“迫害者”的关系。

迫害者:

前述“别人家父母不行”是强化自己解救者身份实现对受害者的控制,那“别人家孩子很行”就是典型的通过贬损迫害自己的孩子以便实现对其控制。剧中女儿相亲对象登门,母亲不忘当着女儿的面指出别人家孩子都已经给父母买车买房了,这就是一例。母亲的目的真心不是物质上的房子(其实也知道指望不上),其核心动机就是通过直接打击受害者的方式,使其臣服受控。

母亲对女儿的诸多言语打击,质疑女儿工作的意义,对不听话的外孙女动手,烧毁父亲仅有的遗物,都是用直接施暴的方式强化自己的权威,以便对受害者继续控制。剧中用迫害者身份实施控制的情节很多,操作方式上都是强化受害者的不安全感,以实现最终的控制。上述控制方式观者很容易识别,这里不再赘述。

(2020年7月5日)

控制的结果

如《母爱的羁绊》中指出的,受自恋型母亲控制的影响,子女往往会走入两个极端:高成就动机型和自我破坏型。剧中郝蕾饰演的女儿无疑是后者,而外孙女则有朝着前者成长的趋势。

高成就动机型很好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被父母认可的成就,以此来讨好父母。剧中外孙女(姥姥带大,其父母角色其实是由姥姥扮演)学习成绩优异,早早地扮演了家中和事佬的角色,这些都是例证。高成就动机型子女典型特点是“听话”和“努力”,他们最后往往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再大的成功都不能为其家庭的控制洗白,因为被控制者努力的内驱力是讨好控制者,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无法从自己取得的成就中获得满足感,也就没办法真正意义上收获快乐,更为甚者,他们中的部分为了讨好控制者,会将自己的成功也一并归因于控制者的鞭策。

与高成就动机型刚好相反,自我破坏型通常选择自我放逐,将自己生活过得一团糟。剧中女儿事业遇到瓶颈,畏惧稳定的两性关系。乍看起来,自我破坏型似乎是在与父母的控制对抗,但不得不说这种消极的对抗一方面代价惨重得不偿失,另外一方面反而会使得自己深陷控制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自我破坏型将生活过得一团糟,这刚好是控制者对你的生活继续说三道四的理由,于是他们就更有底气以关心和爱为名继续实施控制。

高成就动机型和自我破坏型看似是两种截然想反的结果,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自我破坏型的心理动机其实和高成就型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被爱。高成就动机型的心理动机是:我已经做得这么好了,应该获得你的关爱了吧。自我破坏型的心理动机则是:我都这么惨了,你总该关心或者同情我了吧。家庭控制总是以爱之名,讽刺的是,往往缺少爱的家庭才可以使得控制得以施行。

(2020年7月25日)

如何摆脱控制

无论是高成就动机型还是自我破坏型,二者都是深陷于控制之中,前者不自知或者已然合理化了控制,后者意识到了控制,却因为抵抗不得法以至于越陷越深。无论是哪一种被控制者,都很容易堕入了控制的恶行循环中。于是如何摆脱控制这个问题,变得异常难以回答。更何况,剧中也没有一个人物给出了摆脱控制的有效示范。

摆脱控制的前提是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控制。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往往是从小就建立的,父母要教育管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孩子幼年时期有讨好养育人的本能,于是很多控制行为模式其实早早地就被合理化了,这也意味着,很多控制行为只有在脱离原生家庭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尤其是子女组建了新的家庭之后才会暴露。对此,一个建议就是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可能凡事自己做决定,只有这样才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以及发现自己是否真正享有自控的权利。

如果发现自己遭遇来自家庭的控制,尽早采取措施,但策略上先从小的地方采取措施。剧中女儿在小事上面往往选择了隐忍(当然也可能曾经对抗过,但是失败了),到了大的事情上才正面对抗。大的事情直接挑战的是控制者的核心属地,会遭遇最残酷的镇压,矛盾激化后往往换回的是控制的变本加厉,因此从小的事情入手,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由小及大,也是给控制者一个适应的过程。

接受“父母其实是普通人”。父母是芸芸众生中对自己最特殊的存在,但他们终究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这意味着他们无意中扮演着“受害者”、“解救者”和“迫害者”角色而不自知。正常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会在不同的角色中随机轮换,如果你发现某人始终处于某个角色,就需要保持警惕。这时候,意识到他们也是受情绪支配的普通人,有助于自己摆脱始终填补家庭角色空缺的命运。

对于那些自我破坏型子女,心平气和地接受“父母可能没有那么爱自己的孩子“。在中国的文化里,指出这一点其实是有道德风险的,因为会有无数的卫道士站出来言之凿凿地反对你说:“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然后举出一堆例子。考虑到这个风险,索性换个提法。姑且接受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这个观点,问题是这个“爱”是社会文化要求使然,还是出自动物的本能。父慈母爱,任何文化都要求这一点,于是第一点无需论证;而哺乳动物的本能是生育繁衍,其指向的是传宗接代以及衍生的养育责任,却并一定就一定对应着心理层面的爱特定某个孩子。既然爱是社会文化的要求,父母其实也是在当父母的过程中才慢慢习得这种情感,于是我们应该接受同理心差一点的父母没办法在这门课上得满分。接受“父母可能没有那么爱自己的孩子“,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有这样,才可以消解反抗控制的道德压力,才能在情感上对控制的伤害免疫,才不至于因为怀疑自身的价值而选择自我破坏。

最后的最后,摆脱控制的时候更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控制行为。控制行为相当大的概率会传递给下一代,警惕这一点,过去的自己已然不可避免地被控制行为伤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将其不自觉地施加于他人身上。

(2020年7月30日)

Ref:

  •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母爱的羁绊》

  • 罗纳德·理查森《超越原生家庭》

  •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

  • 武志红《圆桌派》

夜魂

午夜梦回,隔空的霓虹,照得此间越发的黑暗。挑开薄薄的窗帘,月初,不见皓月,繁星虽满天,奈何亮度比不得近在咫尺的光,于是这曾经璀璨的群星也无可奈何地羞涩黯淡了。月不明,星已稀,人无寐,如是反复,终悟得:遗忘,是为夜魂。

临水

某日时,夜经湖海。水上舟,舟前灯,波光鱼影寒来暑。人自空凭,船上看浊浪叠回,然终弃足登岸,堕入世俗。又时日,想茫茫滩涂,每每绵沙洗过,无论白昼若何,悉数抹去。如是茫茫海滩,亦如茫茫大地,如是茫茫大地,亦如茫茫人心。临湖可以静谧听音,而临江滩流水,则诸意皆平,万念皆灰。

至夏

少不识驿路难行,人作客,欣欣然客随乡俗,再见时,已不知身是客久矣。

生命有时,而寰宇无常。陌上花开,何必发“花重开”之叹,攀折妍媚,只消此夏,未为不可。然复观能发此叹者,自是非能若此,是以观者只能叹而观之。

人间四月,和风细雨之时,题曰:银杏飘摇,塞上空山难沐新雨;椿萱执固,江汉弱柳哪堪疾风!

故地

踌躇回望,仇深似海。

踯躅向前,情比金坚。

念念

往事几多,是非终究难断。思量之,总是一念决绝,彼此殊途。

今务萧索,愁身怎经碾转。既赦之,奈何余念了了,无处归心。

童稚

繁花隙里,娇儿学语嘤嘤,静看邻家燕教雏飞。

落絮飘纷,童车过往频频,闹观别院花随流水。

断断续续读完了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摘录如下:

这个社会需要人成为原子,个个同一,以便使他们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中没有阻力地充分利用;需要所有人都服从同一命令,而同时使每个人坚信他所遵从的是自身的意愿。

社会分工的目的是社会效率最大化,可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就是社会原子化。情感联结是避免社会原子化的一种途径,恐怕也是唯一途径。从这个角度讲,情感联结构筑了分子以及更高一级别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但这也意味着情感联结必然是低效的一件事。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只爱某一个人,对其他同胞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共生性的依附,或是扩大了的自我主义。

有些人只爱自己的家庭,对“陌生人”没有感情,其实这种现象是根本没有爱的能力的标志。

没有恻隐之心的人是不懂得爱的。这也就意味着,没有爱人的能力,也就没有爱一个人的能力。而就是这些人却总喜欢把爱挂在嘴边,悲哀的是他们压根分不清楚,自己言之凿凿的爱是依附多一些还是控制多一些。

在母爱中可以发现自恋的特征,因为幼儿仍被看作是她的一部分,她对他的爱和迷恋可能就是她自恋的一种满足。母亲对权力欲和占有欲的希冀是另一动因,幼弱的完全服从于她的意愿的孩子,对一个专横的渴望占有的女人来说,是让她得到满足的自然对象。

自恋的女人、专横跋扈的女人、只想占有的女人,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也能做一个“慈爱的”母亲;但在与孩子分离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慈爱的女性,只有感到“给予”比索取更幸福的女性,只有坚定地依靠自己生存的女性,才是一个慈爱的母亲。

自恋的心理基础其实是自卑,所以自恋者总是倾向于抓住自己身上所有可以向外人炫耀的东西。而身边的子女,在自恋型母亲看来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会成为炫耀的一部分。相对于其他炫耀资本而言,子女尤其是年幼的(处于讨好母亲阶段的)孩子,会更加容易控制。

子女的成长是自恋型母亲完全无法接受的过程,因为由于成长导致的疏离破环了自恋型母亲资本的完整性。为了阻止子女的成长,自恋型母亲会使出浑身解数,物质诱惑、情感勒索……而所有手段中最具有杀伤力的,就是母亲成为女儿本身。一个摆脱不了自己母亲的控制或者一个戒除不掉对自己母亲依附的孩子,在他/她成年之后,他更倾向于控制自己的孩子,或者抛弃自己的孩子。前者是自恋母亲控制的延伸,后者是对自恋母亲控制的消极抵抗。

自私的人不能爱他人,因而也不能爱他们自己。

自私者只爱自己的前提是他人都不值得爱。个体其实很容易找到一个人不值得爱的理由,但是当他人是所有人的时候,自私者是如何论证所有的他人都不值得爱的呢?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前提就错了,自私的心理基础是不自爱,连自己都不值得爱,那么同理,自然所有人都不值得爱,说实话这个逻辑我给满分。

按照这个逻辑,自私者其实也没有办法从他的自私行为中获得真正的乐趣,这样说来,其实自私者也是很值得同情的一类人。自私者很大程度上是同理心匮乏的人,这是他们性格悲剧的症结所在,不过我这里并不想展开讨论。

爱的能力取决于人们从自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取决于从母系和氏族的稳固的眷恋中解脱出来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在与世界和自身的关系中生长和发展一种创造性倾向的能力。

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前提是你知道他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