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生长(上)——过往
写在前面:
本文的初稿写于2006年的3月份,离高考不足三个月。那个时候我写了许多的文字,集合在一起构成了所谓“小说”的东西。很难想象,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我是怎么写下这些“无用”的东西的。
此时此刻,重读这些文字就像是重读十三岁时候被退回的情书一样,心中百味交织,感触良多。往事历历,而有关那段往事的追思回忆,令人徒增无限感慨。
严格上讲这是一个未完的故事,因为在书写的时候,结局还没有发生。此刻重读,想着被我写进故事的人都已经各奔东西,为各自所谓的前途而奔波劳顿。结局已经发生,可是我不禁怀疑,这还是我所希望的结局吗。想到这里,我又拿起了手中的笔,来重写这个故事,并就现在的生活状态勉为其难地为其补充结局。
写下的是小说,藏在心中的是故事的本真。
正文链接:
初稿后记: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因为结局还没有发生。我不否认故事主人公可能的生活原型,但是这个故事注定是虚构的,和我本人也没有多大的关系。我本就不该使用第一人称来记录,因为我极有可能错误地揣度了齐骥和妍的内心世界。在开始写作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要在这里面说下无数个谎话,而这些谎话会被时间一一拆穿。
2006年3月
修改后记:
你无法想象,修改自己五年前写的东西是多么痛苦的事情。看着笔记本上写下的歪歪扭扭的汉字,你会好奇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写下那些字句,而当年自己在文本中表达的东西,透过时间之墙传递到现在自己的大脑中的时候,你会感到羞愧,一方面你不好意思承认你曾经写过这样的东西,而另一方面你更羞愧于现在的你已经写不出这样的故事了。
因为这种羞愧,我刻意地保留了原文中很多不甚成熟的段落。有些话只有不谙世事的少年才能说出口,现在听起来类似的话显得很是幼稚,可是换个角度想想,幼稚其实本就是青春的一部分,如果用现在的标准将其剔除,那这个故事不仅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更失去了本来的味道。
则多次出现这个人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照应《沉默生长(下)——出行》一文;另一个原因是,我想籍此感谢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朋友,他是能读懂这个故事的极少数人,而没有他讲述给我的那些话,我可能到现在都理不清自己的过往记忆。
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吴梧这个人物的,这也是我将其取名为“吴梧(无无)”的原因,可是在齐骥的心中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而这是我保留吴梧这个人物的原因。齐骥和肖漓的故事在《启程》一文中有正面的描述,原谅我,我真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将《启程》这个故事整理成文。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