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 2019

前段时间断断续续地看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边看边记录了一些所思所想,这些观后感最终汇总成了《以爱之名》。这篇随感篇幅明显超出了我本来的预期,一方面是要表达的东西有点多,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己这段时间确实废话太多。这是一篇由笔记整理而来的文字,绝非命题作文,这里需要解释的一点是,我在文中批判的绝非父母之爱,我只是指出问题,并不想批判什么,如果说非要批判点什么的话,我批判的应该是父母之爱不可批判的逻辑。

讨论亲子关系的想法我早已经有之,此刻写出来,上述的剧集只是触发因素,真的的原因是我自己身份的转变。当自己初为人父之后,一系列变化纷至沓来,这促使我思考家庭环境与子女性格的因果关系。这期间我阅读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试图从中理清楚我自己性格的成长轨迹以及我身边人的性格脉络。罗纳德·理查森在《超越原生家庭》中提到,"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这句话总结的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我们其实很难发现自己的性格和思维与他人的异同,自然也没能力进一步去梳理家庭性格和逻辑与整个社会的异同,于是辨析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是否相互牵绊可能就仅是空谈了。就我自己而言,我试图理清楚这些,曾经是为了给我们自己的过去一个交代,而现在理由多了一个,那就是避免一切在我们下一代身上重演。

说回观后感里面讨论的"爱"和控制,一点最新的思考作为补充。前段时间孩子住院,在医院陪床的这段时间,孩子因为打针输液疼痛而哭闹,那时那刻惟愿承受这些的是自己。我如是想,所以我没理由怀疑父母甘心情愿为孩子做一切的心理,我相信如果有选择绝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为了孩子承担一切。可是现在我想想,作为父母,如果这种爱发展成替孩子做一切选择以便使其尽可能避风躲雨,这其实就已经是控制了,如果孩子抵触这种控制而我们还不自知,继续好为人师,这一刻"爱"就异变为"控制欲"了。这个思考使我隐约觉得,父母之爱和父母控制的心理基础可能是一样的,二者本就同源,都是源自于亲代对子代的保护欲,而二者的界限仅仅是一个操持度,而把握这个度正是为人父母者修学的关键。

《以爱之名》写作的初衷是理清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但是并没有针对问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和解方案,有的时候我甚至悲观地觉得,可能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和解方案。提到和解,更早之前在看《我们与恶的距离》,这是一个受害者家属和加害者家属和解的故事。和解本就不容易,如果伤害是加诸于无辜的亲人身上的时候,最终的和解只会更难。这同时是一个社会和心理疾病患者和解的故事,众生皆苦,每个人都少不了被心理疾病折磨,现代医学让我们意识到了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承认并接纳其存在(病识感),这该是和解的第一步。《我们与恶的距离》展现了诸多角色在事件中承受的伤痛以及自己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二次伤害,角色的切换给了观众一个又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剧中也多次出现诸如“站在某某的角度”这类的台词,这些换位思考,或者说同理心是剧中人物和解的关键。对于现实中的我们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尽可能地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才可能最终与其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