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小波,关于阅读

06年我高考结束,对于即将到来的近三个月的暑期,我感到无所适从。虽然没有为了高考而寒窗苦读、悬梁刺股,但是毕竟还是为此搁置了很多事,比如我一直坚持的文字记录在四月初就停下来,再比如在这之前的很长时间我就已经不再阅读小说了。从一个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突然过渡到无所事事的状态,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很可能不习惯一下子拥有了大把的时间。

假期刚开始,我去书店闲逛。说实话,那时候书店于我而言已经有些陌生,毕竟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哪里光顾了。记得高考时候的作文是关于阅读的,大意就是说国人阅读率明显小于其他国家,要求就此写一篇文章。我于是大谈自己的阅读经历,罗列了一大堆作家的名字进去,后来证明我这些作家的大名确实可以镇住阅卷老师,因为我高考语文成绩远远高于平日模拟成绩。而讽刺的是,因为高考的缘故,我很长时间没有再读任何课堂之外的文字。

我不确定诸位是不是和我有类似的经历,就是说有一天你来到书店,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买些什么。一些书你已经看过,而另一些你完全没有耳闻,换言之,这时候书籍对你而言,仅剩下了两类,看过的和完全没有听说的。当时的我就是这种状态,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却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本。当时的我对萨特还一无所知,当然也就不可能知道有一种阅读方式,是按照书籍的字母顺序依次翻阅。

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发现了《王小波全集》,那种厚厚一大本的盗版书,可能很多人都在书摊上面见过。当时的我对王小波前辈一样是一无所知,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的注意,可能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和王小波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

在豆瓣的王小波小组,有人问,大家都是什么年龄开始接触的王小波,浏览大家的回复发现最初接触他的文字几乎都是在16岁前后。当然我也不例外,16岁之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我不需赘言,很多人都明白。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少年懵懂中艰难蜕变,进而树立自我意识,开始独立分析理解世界,这一切无不是从那时候开始。而在16岁的时候能读到一本与刻板的课堂作文完全迥异的文章,其意义不言自明。

好吧,我承认,最初看王小波的文字的时候,我像很多人一样,都是当作“黄书”来看的,但是看得多了,也就自然地转向了欣赏文字本身的有趣。而“有趣”则是其文本始终坚持的特色。在一个无趣的时代,写出一些有趣的文字,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说,王小波的小说带给人的是“有趣”,那么他的杂文透露出的更多的是睿智。很多看似自然而然的事情,经他三言两语的分析,瞬间原型毕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倾向于让我们先下结论,然后再为自己的结论寻找论据,如果你对我说的这句话有质疑,那就回忆一下,我们自小所写的议论文,无一不是先确立论点,然后在苦思冥想支持该论点的事例。这种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力,而在王小波的杂文里面,先入为主的教条被剔除,剩下的仅是严格的逻辑分析,这可能和王小波是理科生出身有关,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

说起王小波不得不谈及李银河前辈,二人生活中是夫妻,工作上也有交叉,李银河作为中国少有的社会学家,在维护同性恋权益,呼吁大众对于同性恋的理解与尊重方面,一直在努力着。同性恋文化,因为涉及自由主义思潮,加之我们固有的传统思想,接受起来确实困难,这也使得同性恋人群,在中国更加边缘,而在这个时候,能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这些人说哪怕一句话,都是难能可贵的。而大陆第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东宫西宫》的编剧正是王小波,在张元的出色的导演下,这部电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

时光推移,很多人的文字被我们翻检出来阅读,有些文字,我们注定入眼不入心,而有些文字却注定过目不忘,并在现在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文本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有趣的词句,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而对于一个容易情绪化的民族,这种精神弥足珍贵!

 

PS:因为下午忙了些琐事,后边的一部分写得比较匆忙。今天是王小波13周年的忌日,故而写下了本文。我这里有一套《王小波全集》(并非我文中提及的那本盗版合集,我后来又购买了一套书),欢迎现实中认识的来我这里借阅。文中没有提及“王小波门下走狗”这一群体称谓,是因为模仿王小波文风写作的这批人良莠不齐,所以这个称谓也显得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