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要做的几件事(中期报告)
今年年初,我写下了这一年要做的几件事,然后将其贴在了博客上,并信誓旦旦附加了“立此存证”四个字。如今半年已过,是时候检视一下这些计划的完成情况了(绿色表示已完成,红色表示未完成)。
乘坐无所谓终点在哪里的列车,买倒数第二站的车票,然后在沿途的某个荒凉的小站走出车厢,和同自己一起下车的那个同龄人搭讪,然后让他/她推荐附近廉价的旅馆。(朋友提议出行,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终点在哪于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如何抵达也不是我考虑的重点,因为我确切地知道总有一条路可以通向那里。)
在晚上九点之后,乘坐某辆夜行的公交车,去城市中心的某个地方, 买一杯奶茶, 然后乘返程的末班车回到自己的住处, 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说改天请他/她喝啤酒。(徒步大会的前一天晚上,我乱坐公交,然后到了一个自己都不确定的地方。好吧,我并没有矫情地去买什么奶茶,甚至连自己喜欢的酸梅汤也是在回来的路上为了找零钱而买的。个人原因,我没有打电话给任何人,而这意味着朋友们,我欠你们一场无酒不欢的聚会。)
做一件毫无意义而且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且把这件事情摆在自己时间表的第一位。 如果身边的朋友表示疑惑不解,那就编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欺骗他/她,总之要让他/她相信这件事意味着自己的全部。 读一本自己完全不曾涉猎的领域的专业书籍,煞有介事地做笔记。 和身边的某个一般认识的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对方越是表示不感兴趣的时候越是如此。先把他/她弄蒙,然后让他/她像厌烦自己所说的话题一样厌烦自己。(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仅是见面打个招呼的朋友,我们的快乐,也不需要喧嚣的衬托。我知道,标红的这一部分可能永远都无法完成了,因为我无法和一般认识的人讨论这些。)
在网上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付款,然后邮寄给某个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的陌生人。 写一张饱含情谊的明信片,邮寄给上帝,如果始终找不到上帝的地址的话,就将她寄送到另一座城市的精神病医院。(各种机缘巧合,让我能够为一本收货人不是我的书付款,书名是《冷浪漫》,截至现在,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收货人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陌生人,但我的计划也绝非一成不变的刻板条文。在凤城的时候,我到处搜寻明信片而不得,“我想邮明信片,却不知道可以邮给谁。”在一篇虚构的小说中,我写下了这句话,而对这句话的偏爱,使得我不再热衷于寄出这张明信片了!)
继续虚构那篇望不到尽头的小说,如果注定永远无法收尾的话,那就尽量添加某一个新的人物进来。如果写着写着依旧跳脱不出先前的框架,那就在这个恶性循环往复的故事里继续迷失自己。(我试图用“F”来替换“M”,无功而返,这是我记性太好而忘性太差的缘故。近来感觉各种“王二”附身,以后应该会尽量写一写诙谐幽默的东西,也就是王二所追求的“有趣”的东西。)
不报任何希望地做一件事,如果成功了,毅然决然地放弃离开, 如果始终没有结果,那就横下心来坚持下去,直到成功的曙光出现,然后再或优雅或狼狈地离开。(我承认我的失败,但是我不想坚持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觉得这样的行为艺术已经不再艺术。我必须时刻保持对成功的警惕,因为她真的不适合我。)
在某个寂静的夜晚,驻足于某个公共场合,和某个注定不会再有交集的人说出自己的秘密,说出那种毫无保留的心里话,如果对方问自己问什么要和他/她说这些,直接告诉他/她,因为自己和他/她不熟,而且永远不会熟悉。(好吧,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样一个人,让我交付自己的内心,即便这个人是陌生人。)
忏悔自己做过的某一件错事,然后将相同的错事再做一遍,向因此而受影响的那个人道歉,并且告诉他/她,自己就是个坏人,像所有人一样地坏,有时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知道将这段话标记为绿色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我此刻依旧不想解释什么。)
学会拒绝,学会不负责任,学会无所谓,学会放任一切,学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做个不靠谱的旁观者,学会没有负罪感地做某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M,你胜利了,我注定无法做到这一点)
毫无理由地爱上一个人,不抱有任何希望,在每一场欢腾的聚会之后,回忆与之相关的过往,记录下那时那刻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后在某一天将所有的这些全部删除。 保持理由地恨一个人。如果不确切地知道自己的方向,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向着现实中某个人的反方向行进。(你王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