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相信或者不相信

很不淡定地将史上最纯情的三级片——《志明与春娇》看完了。不知道为什么彭浩翔试图讲述的这对闷骚男女的姐弟恋情,总给我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这种不真实感有别于以往观影时感受到的那种不真实。以往因为觉得故事不真实,而无法被里面的煽情段子打动,而此刻我因为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故事不真实,而不由自主地感伤起来。

过去的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一件事不可相信,但还是一厢情愿地信以为真了,就像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对方不会回应自己的爱意,但还是不抱希望地爱上了这个人。自己对世界的判断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左右自己的行动?过去我们幼稚地以为自己可以理智地面对身边的是是非非,但是越来越多的不由自主提醒我们,铭刻在自己脑海中的各种理论其实一文不值。

终于有一天,我们的大脑被可以称之为“阅历”的东西丰富起来。我们因为见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使得我们不再相信生活的简单和纯粹;我们因为终日浸淫在生活的无趣琐碎中,使得我们已经不再相信偶尔的色彩波澜。我们处身在生活的浪潮之中,可是自己已经不再相信它的真实了,一切生命的本质皆是虚无,当我们万水千山走过,收获的除了那份自以为是的淡定,更多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则是那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式的麻木。

心如止水和心如死水的状态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某一天,在人声喧嚣的角落,我们突然厌倦了自己的面无表情或者虚伪笑容,试图放松紧绷的神经,卸下沉重的包袱,然后大声地哭泣,可是这时候却发现自己不但哭不出声音来,就连眼角都已经滚落不下哪怕一滴眼泪。

不再相信别人讲述的故事,也就意味着自己不再会被感动。与这种状态比较起来,我更怀念那感怀四季睹物思人的过往。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