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守望者

我想证明M的存在,我又想证明M的不存在,这是矛盾的,不矛盾的是,这两个证明我一个都证明不出来

0%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越。今则天各一方,风流云散,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非所谓“当日浑闲事,而今尽可怜”者乎!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话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面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宰猪为饷,倾瓮为饮。令则拇战,不知诗文;歌则号呶,不讲音律。酒酣,挥工人舞拳相扑为戏。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摆脱时间有三种方式:活在回忆中,把过去永恒化;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然而,想象中的永恒并不能阻止事实上的时光流逝。所以,回忆是忧伤的,期待是迷惘的,当下的激情混合着狂喜和绝望。

——周国平《失去的岁月》

***另:***

今天去社区卫生中心取了解除隔离确认书,其实早就满足解除隔离条件了,只是因为到那边还有一定距离,所以一直没有过去取。

心理学有个说法叫做“自证预言效应”,积极点的,一个人觉得自己优秀,那么他确实更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消极点的则是,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得了某种疾病,那么他真的会慢慢有类似症状。疫情期间久居家中,很容易对自己的身心产生怀疑,这里记录一下,仅是自我提醒。

记忆力太好不见得是好事情,让自己活在回忆里,很可能就错过了现在和未来。可是转念想想,永恒的事情都应该是美的,哪怕这种美仅存在于过去。

最近的这段时间,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少看新闻和评论,努力进入工作状态,几次尝试都无功而返之后选择逼迫自己沉下心来阅读。说来惭愧,沈复的《浮生六记》只是之前购书时候凑单的。《红楼梦》、《浮生六记》、《菜根谭》,这一系列读下来,加上疫情期间的一些思考,真的会让人功利之心大减。以前曾自语:“以悲观主义打底的乐观才是真的乐观”,今时今日,恐怕要附会上一句:“以出世之心积极入世才能不负人世。”

“山川湖海,各自安好”,越来越喜欢这句话了。

尊重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因为下一个挺身而出的亦是他们;警惕身边的每一份公权力,因为不受约束的权力终将将人推向蛮愚。

言论自由是个体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反对2+2=5的自由,更是个体基于自身理解表达2+2=5的自由。可悲的是,为了限制个体表达2+2=5的可能,个体表达2+2=4的自由也被剥夺了。

如果业主没有炒掉物业的权利,那么物业永远都不会好好为业主服务的。

对黄冈火速免职了一个卫健委主任举手称快之余,请思考,他是何以晋升到现在的职位的,如果你觉得体制的淘汰机制出了问题,请思考你是否可以投上一反对票。

名校学历,有一技之长,从事专业工作,有房有贷,有老有小,不关心政治,相信岁月静好,相信努力工作未来可期。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在这次疫情中突然意识到,自己生活的并为之纳税的城市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医”和“西医”之争,有的仅是现代医学和“经验”医学之争,或者说科学和愚昧之争,而其本质其实是智慧与非智之争。

疫情,封闭在家里,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思考,思考人类的渺小,思考科技的局限。人应该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如果人类不确定自己已经完全认识了自然,请务必不要自以为是地去尝试改造自然。

不可预知的死亡,某种程度上是人类敬畏之心的基础。

只有让此刻身处异乡的湖北人感受到尊重,我们才能去要求湖北人配合不同地方的差异化管理模式。

”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崇拜着神圣的祖国。”,这句话确实出自张爱玲。

如果我们在世上继续醉生梦死,这是否会让你感到孤独——吴虹飞与幸福大街《冷兵器》

2020年1月13日,武汉到北京的飞机,离开的时候我写下了:“终说再见,大江大湖;终将再见,山川湖海。”,不曾想到的是,随后愈演愈烈的疫情打破了所有的节奏。我个人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在外媒或多或少地了解了问题的严重,只是那时候并没有太在意,身边大部分人的不以为然更使得我没理由顾虑太多。

1月20日,国外开始对武汉出发旅客做入境排查,武汉才后知后觉地宣布做出境排查。这之后国内媒体开始密集关注此事,只过了3天,23日武汉就开始“封城”,刚开始人们惊讶于事态升级的迅猛,此刻才慢慢反应过来,其实不是疫情发展的太快,而是它开始的时候自己并不知情。

24日,除夕之夜,老家这边还处于节日欢庆之中,微信朋友圈已被湖北疫情信息刷屏。而离汉12天仍处于潜伏期的自己难免处于焦虑之中,团年饭也吃的心不在焉。关注自己身体状况之后,才发现自己对自己的陌生,以前不以为意的体征,现在都难免敏感起来。而一想到武汉的诸君,此刻的忧虑,更是胜于我十倍。依照个人传统,今年过年我依旧没有发送任何一条拜年信息,而是默默写下了如下八个字:山川湖海,各自安好。是的,此时此刻各自安好才是最好的祝福!

除夕一过,全国各省市陆续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无论身在何处,基本上都是深居简出状态了。初二陆续联系了几个在武汉的故人,大家都是普遍的焦虑。疫情的不确定性,让年轻的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疾病和死亡的气息,佛家所谓的人生七苦,疫情直接占了两个,而在疾病和死亡面前,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真的都不那么重要了。面对疫情的焦虑,如何处之,这是我此刻思考的问题。很惭愧的说,此刻的我还不具备佛家“微笑着谈论死亡”的释然,毕竟现实中的我还有太多的放不下,而正是这些“放不下”构成了生命的斑斓底色。

前引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复次,善男子,八相名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能生如是八苦法者,是名为集;无有如是八法之处,是名为灭;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悲,是名为道。

——《涅槃经》

一切生命,其本质上皆为痛苦

——叔本华

引此三句于前,为文之总领;二看,非二次看,取自“王二”看;若联想至“张看”,我之荣幸。

拙文仅是阅读笔记,幼读书,窥风月故事,少年时寻诗寻句,然后初涉“红学”,孜寻文后蛛丝马迹,此刻想来,无论考据,抑或索引,皆偏离文字之美本身。前读胡菊人《小说红楼》,亦被道家“出世”思想洗心,而一旦怀悲悯之心复看,则处处是人生之苦痛,于是于人物再不敢有批判之心。如下记录,关注点仅在人情。

——2019年12月10日

恻隐之心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打抽风”,寒暄之后刘姥姥终于说了“投奔”之语,王熙凤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然后让周瑞家的安排吃饭。泼辣如凤姐,自然谈不上什么“怜贫惜老”,但亦知道没必要让刘姥姥一直尴尬地自诉己短,而是直接止住了刘姥姥的尬谈。但凡人有所求,量力而行,量亲而决,都没有问题,但无论如何都要照顾求人者已经很低的姿态,否则,不但帮了也是白帮,甚至会落下趾高气扬的埋怨。

——2019年12月12日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史笔,最终还是删去了,按照脂砚斋的说法是“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十二钗中,秦可卿只活到了第十三回,有与贾珍“私情”的隐笔,有充当宝玉“性启蒙老师”的幻笔。因为文字增删的缘故,其身确实疑点重重,一方面是别人眼中“孝顺,和睦亲密,慈爱,怜贫,惜贱,慈老,爱幼”的贾家媳妇,另一方面却是焦大醉骂“爬灰”的当事人,看后文几处对贾珍的侧写,只能说在男权社会里,“擅风情,秉月貌”本身就是女性的“原罪”,作者似乎早已看穿这一点。放之于现在这个时代,作为读者的我们如果也想明白这一点,又怎能不赦之。

——2019年12月14日

贾府清虚观打醮,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寓此前发迹,第二本《满床笏》,寓此刻荣华,第三本《南柯梦》,伏此后败落。当听到第二本是《满床笏》的时候,贾母笑道:“这到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读至此处,不禁疑惑,贾母是觉得满床笏的鼎盛来的太早还是太晚?五十就知天命,以贾母之阅历,自然是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的,但是却不见他去“兴利除宿弊”,想必也是知道天命难违,他自己能做的也只是照顾好眼前了。知天命难为,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再推己之局限及人,理解他人亦如己之不易,是为恻隐。

——2019年12月20日

周瑞家的带司棋离开大观园,无能为力的宝玉恨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闻听宝玉“怪论”的守园婆子抛出了难道“凡女儿各个是好的,女人各个是坏的了”的疑问。“女儿”到“女人”的转变,确实是因为嫁了男人,可是“好的”到“坏的”的转变,直接判被嫁的男人全责似乎也有些冤枉了。造成《红楼梦》“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原因,根上是男权社会的制度,而这种社会制度的维护者,却不仅仅是男人。我不喜欢给红楼梦贴“反封建”的标签,却始终承认《红》难能可贵的女权主义思想。当今的“女权主义者”,如果意识不到男权主义的卫道士其实大有女性存在,岂不有愧于曹公!

——2019年12月25日

《红楼梦》中人物多是一体多面,有优点也有缺点,独独赵姨娘是个例外,每次正面出场都是在“作妖”。但是攒金庆寿回里,大家凑“份子钱”给凤姐过生日,尤氏讽凤姐不该带上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位“苦瓠子”也出钱,二人钱送上来后,尤氏也暗中将他们的钱退回了。因其自身原因,赵姨娘基本上被荣国府里除了贾政和贾环以外的所有人(包括探春)孤立,但宁国府的尤氏,没必要也加入荣国府这个排赵姨娘团体。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但转念想想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尤氏的最大问题是不能谏夫,但此回中尤氏对可恨之人依然可以手下留情,诚如脂批所言,其治家才不输凤姐,德胜凤姐十倍。

——2019年12月26日

用现在的视角看,黛玉其实是很有幽默感的一个人,颇有吐槽精神,入住大观园时期,基本上每次平辈之间的戏谑,都是逗得其他人大笑。今天我们常说的“幽默的人大多是悲观主义者”,颦儿不失为一个例证。可怜颦儿只有到了自己独处或者和宝玉单独相处的时候,才尽显悲观主义的底色。再读红楼,每至颦儿诙谐处,亦心生恻隐矣。

——2020年1月6日

凤姐逼死尤二姐,秋桐是不自知的棋子;夏金桂打压香菱,宝蟾亦是那颗棋子。尤二姐吞金自逝,香菱被屈打虽得宝钗庇护但病已成势,怜尤二姐和香菱遭际堪伤之余,转念一想,秋桐和宝蟾亦值得一叹。秋桐是贾赦送给贾琏的妾,宝蟾是夏金桂陪嫁的丫鬟,都是夹缝中求生存的人,因为出身卑微,所以只能抓住每一个上位的机会,却不知这所谓的机会其实是他人放出来的诱饵,而自己只不过是暂时有用的一枚棋子而已。凤姐借秋桐,可见秋桐并不是凤姐的威胁,宝蟾后来虽与夏金桂闹得不可开交,但终究不敢还言、还手。曹公八十回《红楼梦》并未交代二人结局,但棋子终究是棋子,用完了,就必然是弃子的结局了。

——2020年1月14日

羞恶之心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回中,贾芸在舅舅卜世仁(不是人)那里借贷碰壁,反而是从放高利贷的泼皮倪二那里拿到了“相与交结”的无息贷款。“英雄每多屠狗辈,侠女从来出风尘”,出身于恶之中,才知道羞恶,是而能有义举。这句俗语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不识恶之人,为起恶来,才更加肆无忌惮,所以巧姐判词里面的“奸兄”,我个人更倾向于是李纨之子贾兰,因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贾兰更符合现代知识分子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人物设定。

——2019年12月23日

香菱入住大观园回,平儿向宝钗讨棒疮药,借平儿之口讲了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巧立名目从石呆子手中夺旧扇子的事。本回侧写了贾雨村的不择手段,贾赦责怪贾琏办事不力不如贾雨村的时候,贾琏回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的,也不算什么能为”,因为这句话贾琏被贾赦毒打。《红楼梦》中,贾琏的劣行主要是偷人和敛财,但其尚知耻于贾雨村手段之恶,亦知其不失义之底线。

——2019年12月27日

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尤二姐和尤三姐从兴儿那里打听贾府情况,问及宝玉,兴儿笑道:“姨娘别问他,说起来姨娘也未必信。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珍、琏等贾家子弟都寒窗十载,却还是纨绔若此,独独宝玉这个没正经上过几天学的,还算懂得些廉耻,莫不成贾府开的不是学堂,而是寡廉鲜耻培训班。今天的学校,比之这里的学堂,教育失败之处竟是如此的相似,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此为一问!

——2020年1月6日

辞让之心

知礼而后有仪,可叹今人知仪而忘礼久矣。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而论长幼分尊卑以至于定仪仗排座序,连仪都算不上了。

——2019年12月10日

红楼梦中繁琐礼节可谓多矣,难为作者写的如批者所言的“丝毫不乱”。而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家宴中贾母每每要贾政提前离席,以便众人可以相对不受拘束。因文中有贾政对宝玉的惩戒之文,初时觉得可能贾政其人如此,才使得别人在他身边都不自在。现在想想,其实无论贾政其人如何,他都会让大家放不开,贾政的身份在需要注意仪礼的家宴中本身就是拘禁的象征。贾政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与儿子半点?”,贾政亦不想成为宴会中那个扫大家兴的角色,奈何身份所限,终不能够。仪礼害人如此!

——2019年12月27日

“此一回紧接贾敬灵柩进城,原当铺叙宁府丧仪之盛,然上回秦氏病故凤姐理丧已描写殆尽,若仍极力写去,不过加倍热闹而已,故书中于迎灵送殡极忙乱处却只闲闲数笔带过。”贾敬之丧数笔带过,前回秦氏可卿之丧却着墨甚多于仪礼之奢。贾敬丧事之铺陈自然在其孙媳妇秦氏之上,避而不写,是写作的详略安排,观者没必要因此臆想秦氏之特殊身份。

——2020年1月2日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餐后,丫鬟上茶,林如海教女儿不要饭后立马喝茶,黛玉因为是寄居,所以“少不得改过来”,第一口茶是漱口茶,在没有任何人提醒的情况下,林黛玉依样漱口然后吐掉了。脂批这里感慨道,若唤做别人,很可能直接就喝下去了。接人待物懂得辞让,多关注别人,尤其是在“仪”的问题上,不对自己的仪礼自视甚高,更不对别人的仪礼嗤之以鼻,如此为知礼。

——2020年1月16日

是非之心

金钏儿含耻辱投井,王夫人因自己逐出金钏儿而有些自责,在房间内坐着垂泪,宝钗宽慰王夫人,说可能是井边贪玩失足掉下去了,不足可惜。贾环在背后因金钏儿事中伤宝玉导致宝玉挨贾政笞打,之后王夫人找袭人问话,问是不是贾环说了什么,袭人直接转移话题,说宝玉确实该搬出园子避嫌。钗袭一体,作为晚辈和丫鬟,这时候选择宽慰王夫人都是说话该有的技巧(机心),可是换个角度想,王夫人好不容易酝酿的自责己非之心瞬间就被身边人的宽慰消解了。以王夫人的身份,身边人注定说话避重就轻,所以在王夫人的立场上,若非他有甄破一切的大智慧,他似乎注定没办法明辨是非,尤其是明辨自己的非。

——2019年12月14日

“才自精明志更高”,凤姐之精明在《红楼梦》中有大量描写,相较而言,珍琏以至于宝玉都枉为男儿了。今世之人,亦以“精明”自持,殊不知,其所行所为,只配得上一个“算计”。其人更不知,精明之内,还有个人情练达的“聪明”,而精明之上,才是明辨是非的“智慧”。

——2019年12月22日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一回,赵姨娘因打了芳官,然后被芳官等学戏的几个孩子围攻,“……豆官先就照着赵姨娘撞了一头,几乎不曾将赵姨娘撞了一跤。那三个也便拥上来,放声大哭,手撕头撞,把个赵姨娘裹住。……赵姨娘反没了主意,只好乱骂。蕊官藕官两个一边一个,抱住左右手;葵官豆官前后头顶住,只说:“你打死我们四个才算。”芳官直挺挺躺在地下,哭的死过去。”,很明显这场架赵姨娘寡不敌众其实吃了亏,但众官“哭”的此起彼伏,呼天喊地,在围观者看来占理却是他们。学戏的众官,在赵姨娘那里玩起了撒泼打滚的戏码,而且奏效了,因为对象是不讨喜的赵姨娘,所以观者看得大呼过瘾。撒泼打滚、胡搅蛮缠是小孩子的专利,众官的所为我们甚至还可以以“可爱”视之,可是如果成年人还戒不掉胡搅蛮缠的毛病,则着实令人厌恶。可悲的是,今时今日,小孩子被教育的彬彬有礼,撒泼打滚的赵姨娘却越来越多。不辨是非的赵姨娘尤可恕,不辨是非外加胡搅蛮缠的赵姨娘呢?

——2020年1月6日

王夫人逐晴雯是因为听信谗言,但核心的理由是晴雯外貌太出挑,怕带坏了宝玉。打发芳官等人的时候,书中专门提了一句信佛的“王夫人原是个好善的”,讽刺的地方也在于此,一个好善之人因为自己对儿子的保护,却伤害了包括儿子在内的诸多人。家庭生活中,因为关系交错,明辨是非本来就难,那退而求其次,做到不自以为是这个基础即可。可叹一心向善的王夫人,偏却是个刚愎自用之人,以爱之名,理所当然地行不智之事,更可叹今之父母,如王夫人者比比皆是!

——2020年1月15日

破人婚姻的净虚老尼,以邪崇害人谋财的马道婆,善于逢迎的张道士,倒卖人口的智通和圆心,卖假药的王道士,再加不理家事,一味炼丹最后搭上自己性命的贾敬,《红楼梦》中出场的这些僧道尼都不是什么善类。可是另一方面,来自太虚幻境下界度化众人的偏又是一僧一道。曹公著书时满怀佛道的慈悲,却于书中点明俗僧俗道的伪善,可能曹公想表达的是,佛道旨意本是好的,只不过被当世之人屠戮了。此刻想想,当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礼仪都是好的,只是被当世之无情之人弄得变了味了。

——2020年1月16日

贾雨村其人,一方面可与甄士隐言志,可与贾政论学,可为黛玉师;另一方面也可为薛蟠平官司,可为贾赦夺古扇。与冷子兴一番对谈,可见其人明辨是非,但其行事多机变,为己私利毫不犹豫地行不义之举。是言雨村是积极的入世者,乃奸雄之相,可与三国中曹操对看。

——2020年1月16日

其一

云天枯草,黄叶飘纷,无情之人总诉恩仇;
峰峦旧土,红岭新游,有心之人偏又逢秋。

其二

相看一重山,对视两江水,孰非又孰是,往事今随青丝;
天涯咫尺间,行路三千远,己悲或物喜,此情终不可忆。

——茫茫

这都是哪跟哪?

quadrant

不务正业若此!

前段时间断断续续地看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边看边记录了一些所思所想,这些观后感最终汇总成了《以爱之名》。这篇随感篇幅明显超出了我本来的预期,一方面是要表达的东西有点多,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己这段时间确实废话太多。这是一篇由笔记整理而来的文字,绝非命题作文,这里需要解释的一点是,我在文中批判的绝非父母之爱,我只是指出问题,并不想批判什么,如果说非要批判点什么的话,我批判的应该是父母之爱不可批判的逻辑。

讨论亲子关系的想法我早已经有之,此刻写出来,上述的剧集只是触发因素,真的的原因是我自己身份的转变。当自己初为人父之后,一系列变化纷至沓来,这促使我思考家庭环境与子女性格的因果关系。这期间我阅读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试图从中理清楚我自己性格的成长轨迹以及我身边人的性格脉络。罗纳德·理查森在《超越原生家庭》中提到,”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这句话总结的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我们其实很难发现自己的性格和思维与他人的异同,自然也没能力进一步去梳理家庭性格和逻辑与整个社会的异同,于是辨析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是否相互牵绊可能就仅是空谈了。就我自己而言,我试图理清楚这些,曾经是为了给我们自己的过去一个交代,而现在理由多了一个,那就是避免一切在我们下一代身上重演。

说回观后感里面讨论的”爱”和控制,一点最新的思考作为补充。前段时间孩子住院,在医院陪床的这段时间,孩子因为打针输液疼痛而哭闹,那时那刻惟愿承受这些的是自己。我如是想,所以我没理由怀疑父母甘心情愿为孩子做一切的心理,我相信如果有选择绝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为了孩子承担一切。可是现在我想想,作为父母,如果这种爱发展成替孩子做一切选择以便使其尽可能避风躲雨,这其实就已经是控制了,如果孩子抵触这种控制而我们还不自知,继续好为人师,这一刻”爱”就异变为”控制欲”了。这个思考使我隐约觉得,父母之爱和父母控制的心理基础可能是一样的,二者本就同源,都是源自于亲代对子代的保护欲,而二者的界限仅仅是一个操持度,而把握这个度正是为人父母者修学的关键。

《以爱之名》写作的初衷是理清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但是并没有针对问题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和解方案,有的时候我甚至悲观地觉得,可能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和解方案。提到和解,更早之前在看《我们与恶的距离》,这是一个受害者家属和加害者家属和解的故事。和解本就不容易,如果伤害是加诸于无辜的亲人身上的时候,最终的和解只会更难。这同时是一个社会和心理疾病患者和解的故事,众生皆苦,每个人都少不了被心理疾病折磨,现代医学让我们意识到了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承认并接纳其存在(病识感),这该是和解的第一步。《我们与恶的距离》展现了诸多角色在事件中承受的伤痛以及自己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二次伤害,角色的切换给了观众一个又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剧中也多次出现诸如“站在某某的角度”这类的台词,这些换位思考,或者说同理心是剧中人物和解的关键。对于现实中的我们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尽可能地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才可能最终与其达成和解。

需求背景

Matlab/Simulink用于控制系统仿真,COMSOL用于模型有限元仿真,如果有限元模型是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则需要将二者联立,实现Simulink和COMSOL的协同仿真。

COMSOL 3.5版本(包括之前的FEMLAB)以前,提供了导出COMSOL模型到Simulink的标准接口,但对于非线性模型来说,直接导出的模型不能直接使用。后续版本,COMSOL取消了直接导出Simulink的功能,与Simulink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更。

思路上,Simulink的S-function支持用户自定义任意子系统,COMSOL模型可以直接保存为Matlab的”.m”文件,将其修改作为S-function的一部分直接导入到控制系统中即可。Simulink模型在仿真的过程中调用S函数,通过S函数对COMSOL的边界条件或物理参数进行修改,其后COMSOL执行一个仿真步,获取COMSOL执行该仿真步的结果并传递给Simulink,作为Simulink执行下一步的参数设置依据。

Demo:模拟温度控制系统

如下图所示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S-Function调用COMSOL对指定功率的模型做传热分析,计算得到温度结果与参比温度(300K)进行比较,温度低则提高控制系统输出功率,温度高则降低控制系统输出功率。多次迭代后,使系统输出温度稳定在参比温度附近。

Simulink_S_function

计算过程中实时监控的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初始温度为293.15K,初始加热功率为0W/m3,PID控制器自动调高输出功率,最终COMSOL计算得到的监测点温度逐渐逼近参比温度300K。

Simulink_Scope

监测点(中心点)温度达到参比温度时,COMSOL传热计算结果如下,此时,PID控制器输出的功率为155.5893W/m3

COMSOL_Capture

对模型设置感兴趣,请联系作者。

阅读《母爱的羁绊》的时候,注意到了篇首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论孩子》,首句写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查了一下,发现刚好有一部以此为题的电视剧。10集的篇幅,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评论称之为台版”黑镜“,不过黑镜在讨论科技与人文,而这部剧中科技只是叙事的线索,真正讨论的则是”母爱“。

《妈妈的遥控器》

母亲可以用遥控器一次又一次地倒带儿子的人生,以便让孩子沿着自己预设的路线成长。这感觉如同打电子游戏,母亲是游戏者,而儿子是被游戏者控制着的虚拟人物,闯关失败,可以无限次重来。不同的是,电子游戏中游戏者往往是追求新鲜刺激的冒险者,而剧中母亲则是循规蹈矩的世俗拥鼐者。儿子为了摆脱控制,多次自杀,而可以倒带人生的遥控器使得儿子连死都不能够,唯一的选择就是妥协长大,儿子成年后,身上已然有了诸多母亲的痕迹。

一次被安排的相亲经历之后,儿子又一次尝试夺回控制权。导演给了个开放式结局,没有明确给出这场控制权之争的结果,而最后一个画面着实有意思,也是我个人很关注的一个点。儿子为了打开保险箱拿到遥控器,尝试包括母亲生日在内的各种密码组合,均以失败告终,在自己几乎放弃之后,他才试了用他自己的生日。让儿子意料之外的是,母亲用了儿子的生日作为密码。儿子最后才尝试自己的生日,显然儿子不相信母亲是爱自己的,而讽刺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母亲用儿子的生日做密码,显然在母亲的认知体系中,自己是“爱”儿子的。

这个“爱”是母亲自以为是的爱,母亲用这种“爱”掩盖自己的控制欲,他是否骗过别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至少成功地欺骗了自己。我们无法心安理得地重复做自己觉得不正确的事情,如果确实这么做了,唯一的方式就是先合理化自己行为的动机。而父母之爱,往往是合理化最好的选择,因为父母之爱,最不容易被质疑。以“爱”之名,合理化了自己的控制欲,既然已经合理化,那因爱之故,主体内心深处可能还有些自己如何如何伟大的错觉。

“合理化”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我在这里聊合理化,第一时间想到了前段时间和朋友聊“潜意识”时的场景。当时朋友和我说,你知道关于“潜意识”最让人无奈的一件事是什么吗?那就是潜意识往往是当事人都拒绝承认的。只有被主体拒绝承认的意识才是“潜意识”,因为一个人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潜意识”,潜意识就已经是他完整意识的一部分了。所以你在当事人面前讨论“潜意识”,一方面你注定徒劳无功,另一方面还会让他们本能地觉得你这个人很恐怖。我不知道我对合理化的讨论会不会陷入同样的窘境,尤其是我的讨论直接指向的是世俗中不容置疑的父母之爱。

Oliver·James在《天生非此》开篇指出,子女的性格养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子女对父母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点在婴儿时期以及童年时期尤其明显,这个时期,婴儿必须通过讨好父母(养护人)才能更好地生存。青春期开始,子代进入所谓的“叛逆期”,也即父母所说的翅膀硬了,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这时候其实是给了子女和父母一个共同的成长机会。不同的是,有的父母控制子女受阻后选择了放手,有的选择了变本加厉的控制;相应地,有的子女选择了独立自主,有的子女选择了依赖和逃避。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模式,我想说的是,如果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一个简单易用的遥控器的存在,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不时按下倒带键,因为子女是不成熟的孩子这个观念在他们脑海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不得不说的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始终是孩子的父母,往往是自己没有长大的表现。同样地,觉得父母始终是儿时理解的父母的孩子,即便他/她已经身体长大,甚至也做了父母,在内心深处他/她也依然都是个婴儿。

《猫的孩子》

这一集并没有什么黑科技,故事也足够简单,就是父母攀比孩子的成绩,然后将孩子逼“疯”的故事。与其他几集不同的是,这个故事里面原生家庭是明显的女弱男强,父亲是脸谱化的负面形象,而这更凸显了母亲形象的可悲。

开篇是大家族聚餐,然后一群父母在那里攀比孩子。曾看到过一个说法,没本事的父母才会比孩子,可是这个大家庭里面不乏所谓的“事业成功”的父母。所以说,不是没本事的父母才攀比孩子,而是攀比的父母一定会攀比孩子,因为在攀比的父母心目中,孩子是自己的延伸,自然也是用于攀比的一部分。在成人世界,可用来攀比的东西很多,于是各有所长,攀比过程的伤害系数相对会低很多。而对于孩子而言,一旦建立了唯成绩论输赢的语境,攀比的伤害系数会无限放大,成绩不好几乎等于给孩子判了死刑。

如何才能取得好成绩,母亲任劳任怨提供一切后勤保障,每天耳提面命,督促孩子,同时相信棍棒教育,主动要求家教老师体罚孩子,如是种种,母亲给出的解决方案观众看起来一点都不陌生。而孩子们呢?缺乏正确引导的孩子,为好成绩建立了奇怪的因果关系,最终选择了惩罚更弱小的生命。殴打最后一名来换取自己的满级分,虐猫来换取自己的满级分,无论是哪一种,在孩子眼中,好成绩都是给自己父母的交代,有了一种献祭的味道,既然是献祭,更弱小客体的牺牲,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这里面可悲的是母亲的思维逻辑。儿子拼个满级分,母亲就可以养猫,儿子拼个满级分,就不用请家教,省下来的钱就可以修好屋顶,父亲就会回家吃饭,自己失败的婚姻一下子也和儿子成绩挂了勾。认知的扭曲,起因是生活的艰辛和婚姻的不幸,可是心理不健全的父母,把子女作为了自己爱恨情感的唯一出口,最终结果是,子女背负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也背负了父母精神的虐待和情感的勒索。

包括我们的父母在内,每个人都可能感冒发烧,社会对于身体的疾病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病人也会主动寻医问药。心理问题如同感冒发烧,每个人都会为其所扰,如果每个人都意识到它的存在,积极调节,它也会如同感冒发烧一样稀松平常。不幸的是,社会对于心理的疾病并没有普遍共识,病人不自知,讳疾忌医更是普遍现象。扭曲的认知其传染性比病毒其实更甚,尤其对象是认知本来就不甚健全的孩子。而如何与生活中不顺心,心理受困扰的父母和解,是在彼此的怀抱里,还是在掐死对方的冲动里,这正是这一集讨论的主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答案是后者。

《茉莉的最后一天》

一向乖巧上进的大女儿突然跳楼自杀,母亲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借助科技手段,进入女儿生前的意识,找寻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母亲硕士学历,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教职,在母亲看来自己为了孩子付出和牺牲很多,她自然想不通何以大女儿回报她的方式是一死了之。进入女儿的意识其实是给了母亲换位思考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她知道了女儿真正的兴趣爱好,理解了女儿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最终母亲终于意识到将自己女儿逼向绝境的其实是自己。

父母与子女观点分歧的时候,父母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就可以终结所有的观念之争,因为这个事实任何人都无法否认。亲代关系中,子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物质的”被施与者“,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得子女与父母对话的时候本来就没有话语权。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她的固执,这使得对话变得更加困难。“你爸妈的脸都被你丢光了”,“如果不是生你,我……”类似的话,从母亲口中反复说出,却全然不知道这些话的杀伤力。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多年的养育给了孩子健康的体魄,但是扼杀自己孩子灵魂的,也往往是以爱之名的父母。父母为子女的付出自然不该被质疑,但是如果将其反复念叨出来,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付出的动机。子女不是父母的理财产品,但是抱着投资的心态为子女付出的父母其实不在少数。

父母亲情,不公平的地方就在于,父母有选择生育子女的权利,而子女并没有选择自己是否出生的权利。如果子女出生在强势父母的家庭,注定要承受来自强势父母的精神虐待。强势的父母为了自己所谓的权威,习惯性地利用自己社会化的思维强词夺理,而且永远不会承认错误(其实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强势父母的思考是基于经验的,而非基于逻辑,这样的父母,自然很难教会自己的孩子明辨是非。子女一旦接触其他思想,来自强势父母的压力就会翻倍,他们不择手段地将子女拉回自己预设的轨道,这种精神虐待有时候比身体虐待更残忍。精神虐待是肆意蔓延的顽疾,破坏的是孩子追寻的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生的意愿。

《孔雀》

这一集有点《阿拉丁与神灯》的感觉。平凡的父母含辛茹苦将女儿送入管理严苛,一切以成绩为导向的重点高中。校园里有一只孔雀,你可以用自己拥有的东西与它交换你所觊觎的东西。女儿虚荣心作祟,用自己的绘画天赋与孔雀交换了金钱,转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与孔雀交换了第一名。交换的结果显现之后,孩子们失去了被交换之物才知其重要。剧集的前半段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则寓言童话,直到后半段母亲参与进了交换中,整部剧才有意思起来。

将重点高中变成普通学校,就可以换回女儿的正常,这是孔雀开给母亲的交换条件。这怎么看都是划算的交易,之前为了女儿愿意倾尽自己所有的母亲,这个时候却拒绝执行这个交换。有评论指出,这个位置母亲形象的反转不合理,我却觉得,母亲形象完全没有反转,她为了女儿上名校而辛苦付出的执着其实就是她后来拒绝名校变普通的偏执。

子女读名校,是为了子女好,是的,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又有几个父母会承认,子女上名校其实也是自己的谈资。我在这里指出后者,不是为了否定前者,好胜心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演变为虚荣心就另当别论了。女儿在弟弟和父亲协助下,完成了孔雀的交换条件,名校取消了很多严苛的管理制度,搞笑的一幕发生了,体制化的学生和家长们主动要求恢复之前的状态。其实母亲的思维逻辑并非个例,没有人愿意接受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因为你否定的不是这件东西本身,而是所有为之趋之若鹜的人的努力。

最后的最后,母亲用自己交换了女儿的正常如初,母亲“失踪”,变成了孔雀本身,故事至此结束。这是母亲为了女儿心甘情愿的牺牲,可是在这里观者却看不到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地方。这个荒诞的故事结束了,母亲最后成了笼子中的孔雀。至于孔雀影射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光鲜亮丽的孔雀指代的应该就是人类的虚荣,虚荣者通过交换可以拥有一切,但是他逃离不了自己笼子,也即意味着虚荣者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自由。

《必须过动》

这一集很”黑镜“,架空的时代,女性由政府统一分发胚胎,然后抚育后代,政府定时组织定级考,考试成绩决定家庭的阶级,这背后的逻辑是,子女成绩好坏源自于母亲教育的好坏。如果子女成绩糟糕,母亲也会受连累,除非可以证明分发的胚胎是劣质胚胎。于是在女儿成绩不好的时候,母亲为了避免自己失去目前拥有的物质条件,让女儿扮演过动症,而女儿不知道的是,一旦自己被确诊为过动症,就会被政府回收销毁。

如果说《妈妈的遥控器》一集还是”母爱”和”控制”杂糅,这一集则只剩下了”控制”,而且还直接指出了隐藏在母爱背后的自私。我从来不觉得,自私是不对的,自私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就像孩子从一出生那一刻他就需要争夺资源,争夺父母的关注,以便使得自己更好的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私其实是生物延续,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自私是需要被批判的。在我看来,真正需要被审视的是被掩盖的自私,或者说披着母爱外衣的自私,自私如果混杂了虚伪,才是恐怖的。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却也是唯一选择,在亲子关系的开始,就是孩子为了获取亲代抚育而对父母的讨好,所以子女除了选择爱父母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父母对子女的爱呢,他可以是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他一定不是唯一选择。子女在有独立意识之前,一定是爱父母的,子女也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但事实上父母对子女之爱有时候没那么纯粹,毕竟社会用法律约束的是父母的行为(义务)而非爱这种情感。自私的人一旦做了父母,他们会将对子女的付出理解为投资,在投资者看来,投资就要有回报,一旦失败就要及时止损。子女不是父母的人生的延续,也不是父母未竟梦想的补偿,更不是父母攀爬物欲之塔的阶梯。悲哀的是,自私者是不会认同这句话的。

这一集有乌托邦的元素,《天生非此》里面提到了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层本质:”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将孩子集中照看,以便父母腾出手去工作”,学校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有了点资本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乌托邦社会,政治教育的引入,使得学校教育又有了“统一思想”的功用,当教育变得不容置疑的时候,教育本身其实也就禁不住推敲了。乌托邦社会,一切都被“合理化”地安排,人性和天赋被视为异端,这样的社会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功利和庸俗,于是人也会一步步走向自私和无聊。但是,作为旁观者以及可能的亲历者,我真的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那就是走向自私的是父母,走向无聊的是孩子。

上一次大连之行结束之后,我写了《六日六城记》。这一次的大连之行,依旧是借工作之便,依旧是匆匆路过,返程的时候依旧是想写点什么记录一下,而最终依旧是迟迟不能动笔。上一次是拖延症发作,而这一次,恐怕又只能是用”拖延症“来解释了。

海边

在大连六年的时间里,去了不知道多少次海边;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也曾在诸多其他城市的海边匆匆路过。面朝大海的时候,心情总是起起伏伏,不变的是每一次到了海边,都忍不住想靠得再近一些。靠的近些,靠的再近一些,讽刺的是,我的身体每一次都背叛了自己的思想,当下午四点的海浪拍打在沙滩上的时候,踩在礁石上的自己还是本能地躲避着海水,以免浸湿自己满是灰尘的鞋子。

海边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他让站在低处的你,依然有极目远眺的欲望。很多年前的午夜时分,驻足海边面朝大海的你,内心深处正在酝酿一次远行;而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深处又在想这些什么呢,或许是下一次的回归,又或许仅是短暂地放空自己,选择什么都不去思考。

连理

大连理工大学,我不太喜欢使用母校这个说法,但日常交流中还是不自觉地这样用着。”春有玉兰,夏有梧桐,秋有银杏,冬有水杉“,四季的风景如何,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大工真的是一个拥有完整的四个季节的大学。大工之于我的好感,一定程度源自于很多人在校门口拍”连理“照,因为这个缘故,这所理工院校也跟着深情了那么一点点。

”连理“是一种浪漫,也可以是一种羁绊。你跨越半个中国回到这里,为的是完成自己内心的承诺,抑或仅仅是另一次路过。算了,不纠结这个问题,即便是前者,你也不会承认。这不过是工作原因的路过,你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这一点。

昼夜

无数个黑夜白天,我像期待着这次归来一样期待着每一次的归来,而当我真的踏足这里的山川湖海之后,我陷入了又一次物是人非的感慨中。上一次回大连,才开始施工的星海湾大桥,如今已经运行通车,海平面上钢筋混凝土连接起来的桥梁,遮住了路人远眺的视线,此时星海湾真的仅是一个海湾了。海之韵公园附近大面积移山填海,房地产改变了这个城市太多太多,就连海岸线都已经不是从前的海岸线了。而更为不幸的是,我目睹着城市此刻高楼林立的粗粝,却并不曾领略过山水相依的青春和婉约。

无数人告诉过你这座城市年轻的时候很美,而遗憾的是,她年轻的时候,你就在她身边,你多多少少耳闻些她的芳名,可是近水楼台的你,却不曾与之亲近。只有当城市向你展示了她备受摧残的面容之后,赶路匆忙的你才意识到你竟然未曾真切染指过她年轻的身体。聊以慰藉的是,五点一刻,夕阳映照下的大海依旧是那片大海,缓慢行走于海边的你,还可以在记忆中约会过往。可以预见的是,你约会的对象,一半是天涯各处的故人,一半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青春。

相囿于世

年轻的时候我是一个喜欢信步行走的人,此刻,习惯依旧,只是我更倾向于说自己是一个喜欢瞎溜达的人了。我极尽可能地掩盖自己身上在其他人看来是矫情的成份,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身边的人只看到我作为一个技术的专业与风格。直到现在我也不理解,何以世俗始终觉得“感性”和“理性”在一个人身上互斥的。我一度想问这个世界怎么了,可是终究还是问不出口,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好为人师的前辈准备着责问我,你究竟是怎么了?

那个与你相囿于昼夜与厨房的人,不曾经历过山川湖海,于是你们言之凿凿的关切,也变得无比地可疑,这情感更像是对时间和空间的退守和妥协。老人们不会再去问自己的孩子,嘿,青年,你们最终要去向哪里?因为他们翘首盼复的问题其实是,年轻人,你们终将要回到哪里?世界太大,矫健如你,依然要走走停停,更何况是一度被时代套上过枷锁的祖辈。

远行·修行

生命是一场远行,人生是一场修行。我选择将这两句话堆砌在一起,不是为了追求行文的对仗工整,单纯是因为在相同的时间段,这两句话被不同的人分别提起。

回溯上一次的大连之行,你还在旁引《在路上》,那时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还没有被网络转载荼毒,“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也还没有因为歌词泛滥于九州而陷于流俗。那时那刻,远行,还在召唤着你年轻的身体,于是你一次又一次地上路。始料未及的是,信步游走的你,最终选择停在了别人的终点,然后宣称这是爱情。这之后,别人的终点变成了你的下一个起点。当你的脚步停了下来,内心没有了仗剑走天涯的傲气,下一次的远行理所当然地变得遥遥无期了。而可期的,似乎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了。

你不信奉任何的宗教,对俗僧俗道更是嗤之以鼻,可这并不影响你心底的修行。你觉得你应该还是信仰些什么的,即便作为矛盾综合体的自己,你根本解释不清楚这所谓的信仰究竟是何物。修行是坚守信仰的外在形式,信仰是模棱两可的,修行本身也跟着可疑起来。

年轻的时候,是不敢奢谈人生的,你只知道人生是有限个昼夜的交替。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的昼夜,构成了时间。用时间去量度人生,或长或短,但不变的是,终点必然是死亡。人生最后的昼夜,我们唯一的话题就应该是死亡。未经历过喧嚣,哪里能理解宁静,未经历死亡,怎知道生之侥幸。一直以来,你都觉得如果谈论死亡的那一刻,大家还可以面带微笑,也就算是不枉此生的修行了。

最后

”我“与”你“的讨论,无主题无逻辑,我不知道如何结束话题,就像你不知道如何开始话题。姑且引用一句话吧:

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王小波《黄金时代》

我爱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的并不美好;你爱芸芸众生,因为众生皆苦也皆有病。

Ref:

  • 刺猬乐队《最后,我们会一起去海边》
  • 万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
  •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 海涅《悲歌》